訪坎培拉8

昨天早睡,今早早起,八點半已到中華全球研究中心的辦公室。

澳洲國立大學的校園頗大,今天又迷路了。正在查看谷歌地圖之際,有一打掃樹葉的工友駕車走近,問我要到哪裡,然後就招我上車,載我一程。第一次坐這種車,感覺新鮮。我跟他說我來自中國香港,他笑說我可以逃離中國了。中國香港既已完善,被全面管治,人人都湧去打卡,何需逃離呢?不過,我既已到中心,也就沒有時間說好中國香港故事了。

今早圖書館負責中文圖書的女士約了我,想介紹一下她們有何藏書會對我有用。她整理了一份書目,其實那些書我都看過了,所以也沒有甚麼實際幫助。我最欠的是地方志的材料,但我在中國港大翻閱過一些,都沒有太大幫助;Chinese Mainland 有一本書搜集了方志關於教會的材料,應該十分齊全,但沒有我需要的東西。Hong Kong, China 有一個網站有方志的天主教材料,也沒有我需要的東西。

下午步行到澳洲國家圖書館,因為預約了一本書。那是清代的普通書籍,但大概因為紙質偏脆,被列入特藏,要到指定地點索閱。我翻了一會,似乎也沒有太大用處,但反正別處找不到,也拍了些照片。

我發現,只要在澳洲國家圖書館登記了,就可以用他們的網上資源庫,包括讀秀、中國知網等。我的虛擬機器就在澳洲,他日返回中國香港,或者也能用得到這些資料庫。

這幾天天氣甚佳,不知是否我沒有在繁忙時間到繁忙地方,我覺得坎培拉人不多,建築物不是鱗次櫛比,樹木多,草坪處處,應該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湖畔

今天來回走路一個鐘是為了看這書

45年前考A-Level前夕,一位中學同學邀請我去她的謝師宴。她中五之後讀夜校,中史老師是中國港大的tutor, 拿了英聯邦獎學金準備到澳洲國立大學唸博士。飯後,他帶我們到他港大的研究室,那一室書香,讓我決定要考入中國港大讀中國歷史。45年後,想不到有機會來到澳洲國立大學一開眼界,驀然回首,感慨萬千。

那些年,這是中史天書,澳洲國立大學有收藏。

訪坎培拉7

今早坐巴士到教會。教會約30人,老中青都有。因為是school holiday, 所以沒有查經班,聚會10:30結束,我坐巴士回市中心。

在 Canberra Centre 的 food court 吃了個港式蝦及雞胸湯麵,盛惠約港幣100元,麵不是港式的,但味道清淡,也不錯。在超市買了些食物就打道回府。今天杜門不出,獨享一片寧靜。

教會

路邊小花

訪坎培拉6

今天是周末,辦公室及圖書館關門,我不想壞了學校的規矩周末也到辦公室,於是只去了澳洲國家圖書館。

有一本書我到處找不到,但澳洲國家圖書館,雖然這不是重要的參考書,但既然這裡有,於是申請索閱。這書要到 Special Reading Room 看,何時從書庫運抵圖書館不得而知,我估我走之前應可看到吧。

澳洲國家圖書館的中文藏書豐富,可惜幾乎全是閉架,要填表索閱。運到覽閱室後電郵通知領取,頗方便。而且澳洲國家圖書館訂閱了多個資料庫,例如讀秀、中國知網、大成老舊期刊、愛如生古籍等,這些威靈頓都沒有,雖然我用自己的方式也可找到,但在這裡上網使用沒有罪惡感。找到一兩篇我沒有看過的東西,但基本上只能供修補之用。

第一次坐巴士,走路15分鐘到巴士站,下車又要15分鐘到圖書館,似乎走路去圖書館更直接。

今天天氣甚佳,近20度,超大風,可比美威靈頓。風景如畫,令人陶醉其中。但物價不便宜,一包細的邪惡的M&M朱古力,威靈頓自動販賣機賣2.8 (港幣12.42),這裡賣3.7(4.2紐紙,港幣18.65)。坎培拉居大不易。

Lake Burley Griffin, 是個人工湖,位於坎培拉中心。澳洲國家圖書館就在湖畔。

訪坎培拉5

今早繼續到中華全球研究中心,雖然房間不少,但似乎只有兩三間房有人在工作。今早做事的大致跟在紐西蘭做的差不多,但環境寧靜舒服,心境更平和。不過,遠渡塔斯曼尼亞海,始終要好好利用這裡的圖書資源。

今天天氣很好,風稍大,但不冷。校園樹木頗多,草地不少,遠勝威靈頓以及中國港大。

中午在校園一家快餐店堂食燒鴨飯,約港幣100元。午後到圖書館翻書。這圖書館一館多制,大部分的書用國會圖書館分類法,但有些舊書用哈佛燕京分類法,這個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以前這些書屬 Oriental Studies Library, 所以書上的索書號以 OS 開頭。這些都是舊書,紙張滲出陣陣歷史的味道,廁身其間,仿佛進入了學術殿堂。老師的大作也在這裡找到,對上一次的借閱紀錄已是四十年前了。

訪坎培拉4

今天終於大致建立生活節奏了。

早上到辦公室,享受有空調的寧靜空間。中午買食物。午後到 Menzies Library 觀書。

沒有甚麼合用的,只是胡亂翻點書。看了顏清湟的《穿行在東西方文化之間:一位海外華人學者兼社會活動家的回憶錄》([中國]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顏清湟是南洋大學畢業的,據他說是受中文教育,學位不被新加坡承認,因為英文不好,有自卑感,我感同身受。後來他取得獎學金,到澳洲國立大學讀博士。他曾任港大歷史系教授,但那時我已畢業,加上他研究海外華人,所以我不太了解他的情況。但這書有詳細描述港大歷史系的人事問題,並引趙公謂港大歷史系有癌症。他提及的人物有王賡武、趙令揚、Professor Young, Adam Lui, Michael Luk, KC Fok, ? Chan, Elizabeth Sinn, John D Young…不能盡錄。按書上所說,他是被逼辭職的。

我又看了呂實強的回憶錄,他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也要面對很多人事問題。

總之,學者跟政棍一樣,也是鬥個不停的。

這裡也是work life balance, 圖書館開 10-4,週末假期不開門;我三點幾有點餓,去買點東西吃,校園有幾間食店,中式似乎是主流,之後打道回府,等待黎明⋯⋯

我的辦公室,一人獨佔,有雙 mon

窗外美景 – 威靈頓窗外是馬路

有空調 – 威靈頓近南極,只有暖氣,沒有冷氣。

訪坎培拉3

昨天的二萬五千步長征有點累,今天要休息!

今早到中國中心,但門卡仍未能運作,我不想打擾職員,反正在裡面也只是上網,於是發了封求助電郵,就轉到Menzies Library.

Menzies Library 主力收藏關於東亞研究的圖書,目測藏書約有中國港大圖書館半層。一如所料,與我的研究相關的書不算太多,但我也替導師找到一份材料。

雖然如此,館內有特藏,例如臺灣漢學、藏文文獻等,前者除非改名,否則絕不會在中國港大的圖書館出現,至於後者,不敢說。

(補:維多利亞威靈頓大學最近沒有理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館的反對,如期舉辦了一個關於臺灣的研討會。)

臺灣漢學資源中心

藏文文獻

二十四史。這種櫃只在書本上見過,第一次見到實物

殘荷廳

中華全球研究中心門外的庭院,頗有中國feel.

訪坎培拉2

今天一大早到學校附近的亞超(可能是中超)買食物,因為昨天只能買到一些,不再買就要節食了。那店在校園內,貨品齊全,但蔬果不太新鮮,決定下午遠征到別處再買。

第一站是ANU Security Office, 因為要辦 ID 卡,我找到了建築物,卻不見 “Security Office” 的水牌。我硬著頭皮找了一個貌似職員的問了一下,她看了我的信件,反問我為何要找 Security Office!之後她說會幫我跟進,但芳踪沓然。剛巧有一學生來補領學生證,我就跟著他問另一職員,他很快就給我搞定,還馬上製好有照片的 Staff ID 卡,有效期至 2030 年!!

下一站是重點 China in the World Centre. 那裡的環境頗中國化,演講廳叫殘荷廳。一位職員帶我到我的 office, 裡面有兩個座位,但只有我一人。這裡的茶水間有桌椅,可容納多人,看來規模不小。這個 Centre 是屬於法律學院的,並非文學院。

職員又帶我到圖書館,是專存放亞洲文獻的,有一層專門收藏中日韓書籍及期刊。她又引領我到善本書室,裡面有聞名已久的許地山藏書。

下午我到澳洲國家圖書館,入門前職員攔下我,說我不能帶背包入內,要放樓下的免費儲物櫃。我不懂操作,只好打電話問,對方說操作方法已寫在櫃門!不過,其實不是每個門都有貼上操作方法。

走進圖書館,因為不懂操作,又要硬著頭皮問人。我其實是預先看過的,但其中有一項是要填你是否在/將會在澳洲生活。我明明不是,但不填就無法前進,所以要現場問人。職員說填是就可以了!於是,我成功索閱了第一本書,等了約一小時,收到電郵說書已備妥可取。走到櫃枱,職員很快拿了出來,並馬上替我辦了圖書證。規矩也簡單,看完放進回收箱即可,但如果未看完,可以連同取書紀錄一併放進暫存箱,下次憑證再取,可存七天。

我發現,有不少人都帶著大包小包背包進圖書館,大概我不是公民,獲特別對待吧。

覽閱室人不太多,都是專心致志地工作。我借的書其實是替導師借的,並用手機拍了相關頁數。我看過他們的網頁,是鼓勵用手機拍的,自律守版權法即可。我自己要看的書其實不多,主要是方志,但中國香港大學也有。

之後就要去找吃的了。走了很遠找到間 ALDI,蔬果頗新鮮,買了些就步行回校,要走半小時左右。

總計今天走了2萬5千步,極累。

ANU校園一角

ANU校園二角。這個地方女兒曾拍過照,我寄給她看我今天拍的,她說很詫異我還記得。那些年那些事,怎能忘記呢。

澳洲國家圖書館

澳洲國家圖書館門前

坎培拉中心是個人工湖,國會、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等都在湖邊。可以沿湖邊散步,水鳥在悠閒看人。

訪坎培拉1

小時候知道有坎培拉這地方,應該是在電視的天氣報告聽到的,不過在地球邊緣,有時就因為時間關係不提及,而威靈頓,更是外圍的外圍,多數沒有提及。稍長,知道澳洲國立大學的中文系甚有實力,早年有柳存仁坐鎮,道教是顯學;許地山的藏書也給ANU買下來。

今次有機會到此一遊,目的是一開眼界。不過,中國古代史宗教史等好像已非重點,我見他們的博士生研究的題目都在其他方面。

今早兩點九起床,雖然四點才可以寄行李,但早到保險些。今次學乖了,要政治正確了, check in 時一律填中國,不要選中國香港,結果順利批出登機證。不過,紐西蘭仍奉行一國兩制,大陸護照可電子過關;中國香港護照要人手處理,是曲線承認仍有兩制。

在雪梨入境清關,原以為又要翻箱倒籠檢查,最少也要給狗狗嗅嗅,今次居然完全沒有,直出大堂。但這只是災難的起頭。澳航在T1有自家的轉乘內陸航線櫃位,可寄行李,又有免費巴士直送T3. 但這自家的安檢只有兩條線,而所有轉內陸機的都要塞在一起等巴士。加上指揮的地勤優待遲到的乘客,我在那裡等了2小時才擠上巴士。如果我乘機場巴士或火車,雖然要錢,但快!而且T3安檢有七八行,一加一減更化算。我早到,本來是想在機場坐下休息,結果,早到要罰企!!另外,上巴士前又扮科學化分組上車,但上車後馬上混為一體,登機仍舊一片混亂,無謂之至。總之,見到閘口有ABC等分號的,一定沒有好結果,例如雪梨26閘一個閘有A到F六線,聞名喪膽,混亂的情況不可想像。

坐螺旋槳飛機到坎培拉,在停機坪走小樓梯下機, 大有時光倒流七十年之感。甫下機場,感覺機場總人數還不及雪梨一個登機閘口。坐下點了一個我會吃的東西,填飽肚子等夠鐘 check in 大學住宿。怎知Uber突然漲價一倍,上一分鐘是27元,下一分鐘變成了50元。但既然不能走路去,只好照付款。

住宿的環境一流,清靜,只有鳥聲,見到兔仔。但適逢勞動節假期,我要找的地方全關了門;想買食物,附近又沒有超市,結果走了老遠才買到牛奶牛油,卻沒有面包;最終仍是買了幾包公仔面。回程時見一家刀削麵有開門(其他不是已關門就是要加15%),吃了碗紅燒牛肉麵, 口味極重, 應可脹到明天.

ANU提供的宿舍, 清靜無擾。

路上無人, 但花甚可觀.

我掛單兩個星期的地方.

街角一景

不知何許人也,在鬧市中吹Saxophone,帶來小確幸。

Melaleuca comboynensis 紅千層

Hebe diosmifolia 長階花

Genista stenopetala 金雀花

停電夜雨

今午跟南韓同學閒聊之際,學校突然停電,於是急急打道回府。

這裡好像沒有緊急維修的概念,停電時已是放工時間,我估計今晚應該沒有機會復常,於是收拾細軟回府,今晚索性躺平。

昨天刮起大風,今天又下起雨來,我的手腕沒有進展,針灸以及物理治療都未見奇效。Facebook有廣告說威靈頓有 Hand Therapist, 都是物理治療或職業治療師主理,廣告針對遊戲機玩家、手工藝家、長期使用電腦等患者,似乎頗合我的情況,但又要花一筆錢來買大細,不太願意。

物理治療寄來運動圖,我有做,但未見奇效。

或者風雨過後會好起來吧,但世界一片混亂,天晴未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