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閉門造車,終於寫好了presentation的初稿,寫了約6000字。我問過 AI, 說一般語速半小時約能講3500字,所以我的材料應該夠講半小時。
接下來就是熟讀文稿,配合演示powerpoint。我做了個40張的powerpoint,但文字似太多,想精簡一下。字太多,人家追著看字,不會聽你講;而且字太多,版面擠逼,看的興致也少。
但今天晏起,有點頭痛,還是明天再算了。寫了稿,心中有個底,暫時放心。
May 19 2024
這幾天閉門造車,終於寫好了presentation的初稿,寫了約6000字。我問過 AI, 說一般語速半小時約能講3500字,所以我的材料應該夠講半小時。
接下來就是熟讀文稿,配合演示powerpoint。我做了個40張的powerpoint,但文字似太多,想精簡一下。字太多,人家追著看字,不會聽你講;而且字太多,版面擠逼,看的興致也少。
但今天晏起,有點頭痛,還是明天再算了。寫了稿,心中有個底,暫時放心。
May 16 2024
早醒的問題未解決,總之早上回到研究室就渴睡。
前兩天大致做好了簡報,準備下週報告。也著手寫講稿,今天寫了約二千字。我估大概會寫一萬字。
如果我英文流利,就不必寫稿,無奈這幾天在路上散步時,趁四野無人就試講,結果斷斷續續,我想還是起個稿安全些。
寫是思想的步驟,我相信這樣我會講得流暢些。我佩服那些不用講稿就滔滔不絕地講的,也佩服那些寫好了稿但不是讀稿的人。
完成這次口頭報告,應該進入漫長的研究寫作階段。今天去理髮,白髮明顯增多,大概三年後已是皤然一老翁矣。
May 10 2024
昨天氣溫驟降至6度,加上有風雨,頗覺寒冷。今天的法文堂,只有7個學生出席,第一堂有30個的。
在寒冬裡早上起床實在有點難,但只要肯跨出一步,一切也就如常,能否做到就在一念之間。
這兩天有點忙,主要是今天要見導師,就未來6個月的計劃作一報告。我第一項計劃其實已大致完成,就是把全書變成文字檔,然後建立資料庫,變成一個可搜索的資料庫。這種東西以前做過不少,但因為久已未做,有點生疏,但最終勉強搭建起來,在導師面前炫燿一下。
但我的資料庫是掛在一個一兩年前建成的網站,我想把它獨立出來,於是登記了個網名,然後上載檔案,照計只需改動幾處就可在新網運作。
但世事怎會一帆風順?新站能運作,但未能顯示資料,明明是同一程式,為何在舊站可以用,新站不可以用?我試了無數次,仍然失敗。今晚飯後去買明天的食物,路上靈光一閃,會不會是新站的系統版本太新,我的程式老舊,舊機器可用,新的就不成?回家後馬上改一下,果然,新站的PHP版本是8.2,舊站是7.2,新站一轉回7.2,馬上暢順運作。
不過學校的電腦太安全,居然把我新建的網站視作 personal blog and website, 禁止連接。我馬上上訴,他即時駁回。Well, 我狡兔三窟,總有方法突破,於是用了港幣10元,另建一網址,暫時可以運作。
教訓:在虛擬世界,要有多重身分,不論黑貓白貓,只要能在網上自由通行即可。
我的網站示例:我輸入 “海防”,全書有海防二字的資料秒出。
May 07 2024
今天是語文文化學院每月茶聚,本不擬出席,但同室的新加坡同學說自己久未露面,想見見人,我想出席一下也無妨,所以也同去。
我剛來的時候出席過一次,感覺普通,主要是隔行如隔山,語文文化學院包含歐亞大洋洲各種語言文化,未必有共同話題。上次我是新丁,不敢不出席,但之後就沒有參加過。
今次來的比上次更少,最多人的時候也只是六七人。但今次可以跟教亞洲研究的 Churchman 傾談,也是一大樂趣。她畢業於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南北朝時期的西南民族,近年則專注方言,尤其是福建話。她懂粵語,又去過中國香港,所以有共同話題。我說我碩士論文是寫洛陽的,她馬上能講出書名,並提到裡面有關於交通路線的記載。她指的是宋雲、慧生等出西域求經的事。她見過柳存仁,也知道許地山的藏書在ANU,也知道何丙郁教授。我們都說這是美好回憶。
但她說不敢再去中國香港了,因為她曾在紐西蘭的報章上公開批評宇宙大法。我正想說好中國香港故事,但她說要回去改習作。
我和同學回到研究室,又繼續談中國香港、新加坡、紐西蘭。我說新加坡 PISA 各項均排名第一,他說那是谷出來的成績。談到紐西蘭的自由放任,他又擔心這裡的數學水平,中學教的只是小學程度。我估現實世界沒有烏托邦,中國香港只是地球的一小點,中心或遺址根本沒有人關心。普世價值,只是學術研究的題材,活著,才是硬道理。
May 04 2024
今午步行回校,特意走條新路。
我大概知道路的終點,但途經哪些地方就不甚了了。今天天晴,我想走走也毋妨。
路其實很短,但似乎沒有人,木梯級都布滿落葉,下雨的話肯定不能走。出口是個網球場,再走幾步就是 Kelburn Park, 是草地球場之類吧。有些學生在踢足球。
May 03 2024
今天買了塊炸魚,替自己慶祝生日。
小時候最渴望吃的,是厚厚的朱古力奶油生日蛋糕,如今這都成了舊時味道了。本來想去唐人餐廳吃個唐餐,但想到自己一個人霸了人家一張枱,怕老闆不高興,於是撤回這念頭。已兩個月沒有在外面用餐了,反正食物只是經過舌頭時才有那麼一點味道,又何必一定要吃呢?
過去一年,生活上有大變化:
– 暫別中國香港,在紐西蘭唱好中國香港故事。
– 暫別家人,一家三口分佈三地,各自距離萬里之遙。
– 母親離世,在我心目中她只是睡著。
– 告別教室,慶幸全身而退,取回公積金,分散放在全球各地,除了中國香港。
– 走進校園,專心學問,一圓舊夢。
至於生日願望,說不得,還是放在腦袋裡比較安全。
May 02 2024
昨天下大雨,應該說是來紐西蘭以來最大的一場雨。幸好風不太大,可以打傘,但只可保住上半身,褲鞋襪全濕透。從山上的學校往下走,雨水沿馬路往下流。去水渠被平日狂風掃下的樹葉堵塞,馬路變成小河,只能大踏步走過去。
今天天氣好轉了,雖然仍未見太陽,但終算沒有再下雨。威靈頓大風,大風的好處是空氣相對清新,夏天不算太熱,衣物也算快乾。
今天全力把函牘舉隅電子化。之前介紹過的白描,真真不錯,但要接上它的伺服器,每次只可上傳50頁,而認字的速度也較慢,只能一次餵三五頁給它。今早它大顯神威,居然能以中國速度完成任務,於是我趁它表現突出就把全書給它認。每50頁1組,先從PDF檔拆出50頁,再變成50個JPG檔,再拉上去白描,一按制,兩三分鐘即可化為一個文字檔。
之後要校對,雖然認錯的字很少,但圈點多半認不出來,要人手添加,我就借此機會再讀一次,摘記要注意的地方。今天認了約13000字,我估要一至兩星期才能完成任務。
我把每一封信視為一項資料,分拆為若干元素放進Excel檔。我不是單純求個文字檔,我是要分析文字檔,所以要把每封信的元素拆開,例如有否結案,有否向上一級投函,誰人寫信,誰是他的對口單位等。完成後我會用php/mysql做個索引統計介面。教案的統計前人已有做過,最全面的是台灣的陳銀崑,但我想做的不是時間地點數量甚至類別,而是涉及的問題及交涉的方法。具體未有妙計,但輸入全文是第一步。
這裡要求每半年提交進度表,自訂三個目標,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把全書電子化,還加個 digital humanities 的名目以眩有司。
Apr 30 2024
昨晚走過國會,有幾位似乎是非洲來的朋友,想我替他們在國會前拍些照片。
按道理我應該樂意為之,事實上我也是很樂意的。但我的技術有限,手機的功能多多,我反而不懂操控,感覺上是背景太光,人臉看不見。我再三道歉就匆匆離場。整晚就給尷尬的感覺影響著,人家遠道而來(教會有幾位從南非來的,說要坐二十個小時飛機才到紐西蘭),在國會前留下美好回憶,卻因我未能操控手機而失望,實在不好意思。
今晚走過國會,再試試,可能用慣自己的手機,發覺光線正常。
國會
這雕像好像跟戰爭有關。
評論一地的物價,很多人用雞蛋做指標。我現在買東西,只看價錢,即使快到期的食物也照買不誤。這排是7號蛋,最平,約港幣4元1隻。
Apr 30 2024
研究事物,要從實際出發。
瞿同祖論清代法律,謂:「文字上的法與現實中的法經常是有差距的。…許多法律法規並未真正被實施,或多或少流於形式。」
黃宗智論清代法律,謂: “The actual practice of community justice differed from its official representation.”
小王子裡的狐狸謂: “L’essentiel est invisible pour les yeux.” (The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s.)
Edward Said 東方主義
Michel de Certeau Strategies/tactics
Clifford Geertz Local knowledge
…
我覺得中國話更精妙: 講一套,做一套。隻眼開,隻眼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水清無魚,灰色是生機。執正來做,通常是另有目的,例如〈第九味〉提到「衛生局又經常上門噪囉,清廉得不尋常。」
如此看來,雙標古已有之,中外皆然,你我他都會,不必說。一說,就馬上中回力標。
心領神會,此之謂也。
Apr 28 2024
上星期四是澳紐軍團日,放假一天,星期五理應照常上班,但似乎不少人開小差,街上靜悄悄的。
星期五兩位導師召見我,就論文計劃的feedback作出重要指示。基本上他們認為我的計劃沒有問題,但因為審批的委員會來自其他學科,所以未必了解我們歷史科的特質。我有差不多四個星期去準備口頭報告,應該可以製作一個詳盡的powerpoint.
這兩天天氣非常好,早上在10度以下,但太陽出來了,馬上升溫,加上沒有颳風,中午約有15度左右,頗覺暖和。只見藍天,沒有白雲,遠處有海有山,空氣清爽。但我有工作在身,沒有四圍走。
我準備把全書化成文字版,既便檢索,也可以做統計。經過多番試驗,以下方法效果最好:
1. 把原來的PDF變為JPG。用網上工具 Pdf2go, https://www.pdf2go.com/
這個未必最好,但一定不差。首先,只要用學校電郵登記,就免費取得教育版。其次,所有工序在網上完成,不佔硬碟空間。
2. 把JPG拉進白描文字辨識網。
https://baimiaoapp.com/
Acrobat的認字效果差,ABBYY雖然好一點,但認中文還是差一皮。白描是中國產品,付費40元可用一世。缺點不是沒有,例如不能一次過認太多頁等,但它的優點不少:我要認的是古書,直行排版的,行與行之間有間線,但似沒有影響,認出來的字99%無誤,只是標點稍遜。但古書只有字側的圈點,結果已超出預期。
我通常一次過做20頁,認完之後對照原稿,既校對,也重看一次有沒有新發現。
現在完成了兩卷,尚有8卷。
維多利亞大學校園平平無奇,來這裡讀書要有合理預期。但學校在山上,還是有一定景觀的。
晚上的圖書館。
晚上下山時遠眺。天空上的可能是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