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別墨城

明天會飛往雪梨(抱歉,叫慣雪梨而不是悉尼;正如叫慣澳洲而不慣叫澳大利亞,叫慣紐西蘭而不慣叫新西蘭),大約兩星期後再回來,稍作停留就飛返香港。

在墨爾本兩星期,也很習慣。這裡交通方便,電車火車覆蓋的地域廣,巴士服務也不錯。如今有谷歌地圖,出入更為方便,抵站時間班次方向等一目了然。親戚多不願到市中心,大概因為擠塞和泊車等麻煩,如果不用上班,住在郊區只要有大商場車站等在附近,生活也頗寫意的。總之,要有錢。我沒有逐項比較物價,感覺上這裡的東西還是較香港便宜一點,而且種類也不少。

上次來的時候,彈弓指發作,痛不欲生,住了十天,居然漸漸緩解,返港一段時間之後就沒事了。而困擾我兩年的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汗疱疹,令我的手指脫皮發紅爆裂,來這裡先買了枝類固醇藥膏,搽了一星期,居然有所好轉。之後用了一枝聲稱可以舒緩濕疹的藥膏,居然可以維持較好的狀態。我在香港已看過專科,搽過較強的類固醇,有效但停藥不久就打回原形;這枝類固醇是上次來澳洲時親戚買給我的,在香港用過,也有效但停藥也會打回原形,可能水土問題,在這裡再用藥效果較佳,雖未痊瘉但大有改善。

澳洲的藥品應頗發達,親戚說這裡的維他命比香港便宜很多。這裡有一家叫 Chemist Warehouse, 到處都有,售價也比別處便宜,我買了一些膏丹丸散回港看門口。

墨爾本唐人街,範圍不大,而且也不是舊時風貌了。

遊動物園

2023年8.02
昨天沒有到處逛,只是繼續吃喝。
晚上在一家馬來餐廳吃,一般般。然後到鮮芋仙吃甜品,勁甜。

今天去墨爾本動物園。走馬看花看了近四個鐘。動物園很大,海陸空的動物都有。園的設計很好,就像一條大路有多個分岔,可以全部分岔走一趟,也可以選擇一二來走。今天天氣很好,遊人不多,頗自在。

獅子,基本是睡的,偶然偉大復興一下。

老虎,大概澳洲太舒適,也是睡的。

大象,鼻子十分靈活,與手無異。以前人家說荔園的大象很臭,我小時候沒有見過牠,但今回真的領略大象的氣味,跟可愛的形象截然不同。

This is the dear school…

晚上跟親戚吃飯,韓燒,認真一般。我覺得墨爾本吃的地方很多,但好吃的可遇不可求。韓國燒烤居然播國語歌,食物大概也十分漢化了。

富麗堂皇

今早女兒遷出住了三個月的宿舍,我替她搬行李,從一條街搬到三個街口外的地方,幸好沒有下雨,一切順利,但她的行李太多,要跑兩轉。

中午約了幾十年前認識的朋友敍舊,用了兩個鐘頭更新幾十年彼此的發展。他本約我們到一處 Civic Centre 喝咖啡,但那裡有 dress code, 我們旅行只有街坊裝,只好轉移陣地。他說墨爾本不少咖啡店星期一沒有夜市,因為少人星期一出外吃飯,於是他帶我們去了一個酒吧!我們都點了檸檬水之類的飲品,吧內沒有多少客人,我們坐下輕鬆談了兩個鐘。

之後他帶我們去他認為是全市中心最美的 Collin Street, 說春夏之時兩旁樹木很茂盛,十分美麗。他又說Covid前這條街熙來攘往,現在疫後仍是人流稀疏。他是律師,說這條街是律師大本營,也是多家銀行的總部,也是名店集中地。這條街有不少古建築,他特別推薦我們去 333 號,說裡面的天花富麗堂皇。

跟朋友道別後,我們去了一家以香港為名的餐廳,布置是港式的,餐牌是港式食品,店員講普通話,至於食物的味道,似乎也不很地道,大概也是現實的寫照。

變成吃貨

今天中午又到 Hardware Lane 吃意大利薄餅。看著它從火爐燒好直送桌上,熱騰騰的,真真不錯。

晚上應親戚的朋友之約,又飽餐一頓。這位朋友原來是港大的,低我一屆,但經歷閱歷豐富,跟我不是同一個層面的人。她帶我們去吃中菜,據她說是墨爾本最好的廚師。她現在搞飲食,眼光應該不會錯吧。據她說灣仔道的 原汁原味 店是她的。她先到海鮮店買了條游水東星斑,以及兩隻蟹,然後拿到店裡請廚師做菜。我不懂認路,餐廳在哪裡我不十分清楚,但這一餐是我到墨爾本以來最美味的一餐。

河邊遠足

2023年7.29

今天又去遠足。

中午去了 Hardware Lane 一家牛腩麵,比較理想,但其實是牛仔骨麵,不是牛腩。

之後坐巴士去 Studley Park Boathouse and Picnic Area, 打算沿河邊漫步。今天天氣很好,很舒服。路是泥路,雖是平坦但也有點起伏。途經幾處大草地,有人在放狗。Yarra River 頗混濁,水流慢,但經過 Digits Falls 之後就轉趨湍急。Dights Falls 其實不是瀑布,可能只是幾公尺的落差,但水勢明顯不同。

途中還經過一個農場,供小朋友遊玩。附近有一組古建築,本來是私人大宅,後來賣給 Order of the Good Shepherd 的修女,照顧不少貧苦女童。後來修會把建築轉賣給大學,輾轉賣給一間IB一條龍學校。現在修院大部分地方活化了,供藝術家用來做工作坊,也有咖啡座。

去年墨爾本河水泛濫,有些路段要修理。我們要繞路才能繼續沿河邊走。路愈來愈窄,僅容一人通過,幸好天氣好,否則遍地泥濘不好走。走了一大段路,最後搭巴士回市中心。

晚上在一家柬埔寨餐廳吃,實在差勁,份量少,上菜慢,雞是雞乾,蜆只有丁點肉,只能說到此一遊。

墨城大學

墨爾本有不少大學,在市中心到處可見 RMIT 的建築物,也有不少 Unilodge, Scape 等集團興建的學生宿舍。

昨天遠足後有點累,今天沒有去參觀,只是沿電車路走到墨爾本大學轉了一圈。

Old Quad, 建於1856年,是墨爾本大學最古老的建築物。

校園一角

錢錢錢錢

地方不同,物價自然有別,但比較也是自然不過的吧。

1. 交通
巴士電車火車一律拍卡。車費計算十分複雜,總之每天出發前查看有沒有餘額就是了。每天出入幾次,好像只用了幾澳元,不多。電車在市內範圍免費。可以用手機增值,但一定要用澳洲的信用卡,車站也有增值機,可用非本地信用卡,也方便。

2. 吃喝
食物似乎不貴。今天買了一公升牛奶1.59元, 即港幣8.42,香港半公升也買不到。雞蛋4.79 12隻,我在香港買泰國蛋 10 元 7 隻,當然日本蛋更貴 。牛油 4.49 250G,香港可能貴一倍。麵包 3.59 一大條,可吃5天,香港相同價錢大概只能吃一兩天。總之有平有貴。
出外用膳一定貴,今晚吃了幾道上海菜,平民格局,3人吃了近90元,即近港幣500.

3. 住
在 Serviced Apartment 住,可煮食,有洗乾衣機,冷氣暖爐,約港幣一千元一晚。樓下有超市,附近有無量數食肆。晚上人來人往,住處卻頗清靜。樓價比香港仍平一截,總之有錢有居留權應該可以安心退休,可惜我沒有。

在這裡暫時未用過現金,我用匯豐的扣賬卡,事先換了些澳元,直接扣賬,每次還有幾仙回贈,十分方便。

登高望遠

今天去了一個叫 1000 Steps 的登山小徑。

據資料這個位於 Dandenong Ranges National Park 的登山徑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新畿內亞陣亡的澳洲士兵,官式名稱是 Kokoda Memorial Trial. 入門處有三條路,我們選了貌似較輕鬆的 Lyrebird Track Fitness Steps, 其實不是著名的 1000 Steps. 但因為門口有個牌說 Kokoda Track 又斜又濕又窄,且是單程路,有點嚇人,所以沒有選它。

路分兩截,有石級,旁邊是斜路,路有點泥濘,而且高高低低,不十分好走。斜度還可以,中人之資如我也能勉強走完。不過走完梯級沒有看到一覽眾山小的景象,因為仍在此山中,只能從樹縫窺見墨爾本的地貌。 上山約用了45分鐘,下山大概少於半小時,下山時有點腳軟,因為梯級高高高低低,要小心走。

遠眺墨爾本

山中所見

坐火車回市中心,已累得睡著了。今晚吃上海菜,一般般,雖然人多,但食物實在不算突出。

大吃大喝

今早早了一點起床,靜靜地溫了一點書。

中午到 Hardware Lane 吃意大利菜。雖說澳洲加息,通脹高企,但在餐館吃飯的人不少,我們本來到另一家餐廳,但要等半小時,所以才轉到 Hardware Lane. 這條街有不少意大利餐館,上次晚上到這裡,全街滿座,今天中午,人也不少,但仍能找到座位。我們點了兩款薄餅。我不喜歡芝士,所以向來不吃薄餅,但入鄉隨俗,也吃一些。餅不錯,但肉不多,脹而不飽。

今天的重頭戲是去 Queen Victoria Market 的夜市,據說是冬日限定,不是全年都有。女兒說上次七點去,人頭湧湧,買不到食物,所以今次五點開門時就去。

吃過薄餅,準備到 Old Treasury Building 參觀。途中經過古建築,宏偉壯觀。例如建於1870年的 Town Hall, 以及1874年落成的蘇格蘭長老會Scots’ Church。我也找到一間德國路德會,門外的通告是用德文寫的。重訪 Carlton Gardens, Exhibition Hall, St Patrick’s Cathedral, 古意盎然。

Town Hall

Scots’ Church (Presbyterian)

Exhibition Hall

St Patrick’s Cathedr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Old Treasury Building 展出墨爾本的歷史。墨爾本是因尋金熱而吸引大量英國移民到來而成為城市,最初掘到金的幾位掘出一塊74公斤的金塊而一夜致富,所以很多人來碰運氣。展館人不多,內容豐富,值得一看。

Old Treasury Building

墨爾本新舊對照



展館

1886年手繪墨爾本全圖,有點像清明上河圖。

Queen Victoria Market 夜市應該很有名,未夠五點已有不少人等進場。但我認為食物也不過爾爾,串燒是凍的,麵包湯是加金寶湯的。而且份量太多,吃一兩間已再吃不下去,例如串燒是連飯的,吃畢已不用再逛。如果改為街頭小食,大概會更佳。

吃畢,又走路,一直走到Yarra River,沿河邊走了半圈。墨爾本十分熱鬧,晚上街頭都處是人,摩肩接踵,比得上臨淄。

墨城讀書

2023年7.25

今早起來已近中午。吃過早午餐後到 State Library Victoria 走走。圖書館建於1854年,藏書2百萬。上次已參觀過這個圖書館,今次巡視書架一遍,全部都是有關澳洲史地文化的。圖書館的遊客多,資料說是全球第4間最多人參觀的圖書館,因為建築設計甚有特色,尤其是圓拱型的透光屋頂。地面的閱讀室座位很有歷史感,也有不少人在認真閱讀工作。我就在扮讀書。

午後閑逛,到了 Queen Victoria Market, 雖然只是中午,但攤販已在收拾貨物,原來開放時間是朝6午3,星期一休息。這裡有點像女人街廟街之類,衣服記念品等為大宗。資料說這是全球第3大露天市集。星期三晚有夜市,據說很熱鬧,明天去。

之後到 Port Melbourne Beach, 沙不幼但水甚清,因為是冬天,沒有人游泳,有人在放狗,有人在跑步。沙灘很長,旁邊都是豪宅,我查過,要打四世工才能買得起。

沙灘有好幾個碼頭,有一個叫 Lagoon Pier,歷史悠久,1889年已在,從岸邊一直伸展到海中約3百米,碼頭上垂釣的人不少。在海中向外望,可以看到墨爾本的港口,時近黃昏,更可一睹日落景觀。

再往前走,是個舊碼頭,叫 Prince’s Pier, 約1915年啟用,本來有火車直達上落貨,自貨櫃輪出現後已棄用,因屢次發生火災,原建築物已焚毀。政府重新保育,成為休憩地點,有人在垂釣,有人在踩滑板。舊碼頭已蕩然無存,但碼頭底的木柱卻仍保留著,成為一處特殊景觀。

墨爾本舊建築多而美,這裡是今天經過的兩個。Melbourne City Baths, 建於1860年,因Yarra River不宜洗浴而設的,今天好像是泳池。

晚上的St Paul’s Cathedral 側面, 1891年落成。

今天走了超過2萬步,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