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洋擷英

王國強:《網洋擷英:數字資源與漢學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20年),3+220頁,人民幣48元。

我讀過作者關於西方漢學的幾篇文章,引用資料翔實豐富,所以知道他寫過漢學網上資源的書,就馬上買來讀讀。我九月中到紐西蘭,在淘寶買了這書,船運到紐;十一月初回港,在港大圖書館找到,於是翻了一遍,在地球轉了半圈後一月初回到紐西蘭才收到書。(南極也可以淘寶,但要耐心等待,一般日用品可考慮 TEMU,好像是拼多多的分支,貨品也不少,只是沒有淘寶的書店。)

網上資源變動頻繁,可以突然出現,也可以突然消失,所以資源目錄這類書註定很快過時。但這書集中講漢學,資料以學術機構居多,應該會長期存在吧。

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分類介紹各種網站,例如地圖有哪些網站,檔案有哪些網站等,很清楚,也有各站簡介,有用。下篇是作者幾篇文章,是他利用各類資源的成果和經驗。

這書我會放在手邊,隨時查閱。當然,如果有網頁版更佳(可能有的,但作者在書上提供的一個已消失了)。

他鄉故知

午膳後到圖書館走走,居然有大發現。

這裡的圖書館藏書不豐,中文書更少,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冷門書籍,也有關於香港史的,但暫未見到須舉報的禁書(藍詩玲的鴉片戰爭大概不算吧)。例如今天隨手翻一下陳述的《契丹社會經濟史稿》,即使在香港也沒有多少人會研究這方面,打開一看,原來是單周堯老師送給嶺南大學圖書館的。學者自己的著作,或他們收到別人的贈書,或退休後散出的書,往往都以大學圖書館為歸宿,例如這裡的中華版二十四史,是一位曾在這裡任教的紐西蘭學者送贈的。但何以這本送給嶺南大學的書會流落此處,令人費解,老同學政協會長議員或者知道吧。

夕陽殘照

每天吃飯後都會外出散步,兼補充食糧。其實我也不會走得太遠,一般都是沿著市中心往兩側走,有時沿海旁走,有時沿大路走。

市中心的商鋪很早關門,人也不多。而且聖誕假期雖已結束,但仍有不少商鋪要到15/1才照常營業,大概仍有很多人在外遊吧。這裡也有流浪漢,也有醉漢,但不算太多,總之避之則吉就是了。

國會。看不到有軍隊或警察站岡,門外基本上是空空蕩蕩的。

Wellington Cathedral of St Paul. 歷史不太久遠,1955年落成。

最苦最樂

梁啟超說,責任只能解除而不能卸卻,解除責任就如放下心頭大石。

過去一年的心頭大石終於放下,今後希望可以專心學問。昨天晚飯後出外走走,到了 Oriental Bay. 現在是紐西蘭夏天,日很長,8點半仍然有陽光,要搞夜繽紛難矣哉。

回到起點

午夜十二時左右飛返威靈頓,但入境清關等手續很慢,回到家中已是一時多,收拾一下差不多三時才睡覺。

九月尾飛到威靈頓,只是留了一個半月就因母親的病回到香港,留了一個半月替母親辦理後事,十二月初回到威靈頓。僅留了一個多星期就飛雪梨,留了幾天,飛往洛杉機送女兒入學,逗留一星期左右今早回到威靈頓。

希望可以安定下來,收拾心情專心學問。

重返雪梨

在天上飛了15小時,重返雪梨,恍如隔世。(其實是消失了一天,因為由西往東走,經過國際換日線,時間加了一天。)15小時的機程,一言以蔽之,曰苦。睡又睡不著,電影沒什麼好看,飛機餐我已背得出,因為最近飛得較多。

倒是看了一齣紀錄片,有點感想。二次大戰後期,美國秘密研製原子彈,但原來有幾個人偷偷把資料洩露予蘇聯,令蘇聯也能製造原子彈,世界陷入核戰危機。洩密的人動機可能各有不同,但故事主人翁 Ted Hall 則比較特別。他是哈佛高材生,18歲就被徵召加入曼克頓計劃研究原子彈。他認為如果只有美國擁有原子彈,就會動輒使用,他出於compassion, 希望蘇聯也擁有,這樣大家不會亂來。

暫時的事實表明,這種 nuclear deterrency theory 似乎行得通。但洩密與斯大林,間接支持他對人民的惡行,又不符公義。而且洩露國家機密,其罪當誅,於是就出現難為正邪定分界的結論。

當愛國與同情心有矛盾時,當如何選擇,這大概不會是新時代的問題。

***
今早六點幾到達雪梨,因買了晚上飛威靈頓的機票,所以出境作半天遊。在藥房買了紐西蘭買不到的山羊潤手膏,以及去九龍冰室吃了威靈頓吃不到的牛腩及肉絲炒麵,以及最重要的港式奶茶。今後大概除過境外很少機會會去澳洲了。

奶茶 – 威靈頓暫未喝到。

雪梨唐人街一角

雪梨機場貴賓室外望。可叉電,任食任飲,有冷氣,可上網,除了入會費很貴外沒有太多挑剔。

雪梨Queen Victoria Building, 令人著迷的細節。

再見羅省

今天完成任務,離開洛杉磯。

昨晚去了Griffith Observatory. 這天文台在山上,可飽覽洛杉磯全景,遠眺荷李活,也能看到日落,所以遊人不少。北半球現在是冬天,洛杉磯晚上約十度,日間可以接近二十度,不算太冷,但在山上入夜後是十分清涼的。

久別重逢

今天蒙舊生在Monterey Park設宴款待,甚感。

出席的不多,有兩位是七十年代初畢業的,有一位是對面海兄弟學校的,也有一位是我教過的,但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學生了。

他們講述了這裡舊生的情況,以及羅省的治安經濟等等,長知識了。我又聯絡上一位從香港過來的舊生醫生,他在香港已是專科醫生,來這邊要重新接受培訓,殊不容易。

很多地方仍未開門,只能到處拍照。

主日崇拜

今早到洛杉磯南部一家教會聚會。

十多年前到臺灣,認識了一位姊妹,後來她去了南加州讀書。這次準備動身去南加州,忽然接到她電郵,說結婚了,住在新加坡,打算去香港過聖誕,問我香港的教會地址。於是我也向她打聽洛杉磯的教會情況,她向我介紹了這家教會。

今早坐車到 Vermont Avenue Church of Christ, 這是一家黑人教會,事實上這區似乎也是黑人居多。教會頗大,但人不多,大概只有二三十人。黑人的聚會比較有氣氛,臺上臺下互動較多,人也熱情。會眾中有幾位校長,也有教師,知道我女兒獨自一人留在這裡讀書,都主動提出可以幫忙。很感激他們的熱情。傳道人知道我們會用Uber, 特意在門外待我們上車後才離開。

中午在校園用餐,仍然開門的餐廳不多,基本沒有選擇。因為是假期,學生不能留在宿舍,校園多數設施也關門,所以遊人也不多。校園樹木多,到處都有座椅,在戶外用餐,頗覺閒適寫意。

校園內的建築物風格頗為統一

車遊洛城

可能因為看了太多洛杉磯治安不靖的新聞,在洛杉磯街頭步行總是提心吊膽。

今早鼓起勇氣到大學舍堂村的超市買東西,因為酒店附近只有炸雞粒店,要找吃的不容易。我沒有細看貨品的價錢,只求早買早回。這裡居然沒有自助付款的設施,有點意外。

中午有當地朋友載我們外出吃東西,吃意大利餐,健康但不飽。稍後他們載我們到小東京,那是人氣旺盛的地方,時間是下午四時左右,並非用餐時間,但幾乎每間店鋪都排長龍。我們只是逛逛而已,沒有久留。之後他們載我們在市中心繞了一圈,叫做見識一下。

回到酒店,問問洗衣服務,居然說因為假期所以沒有,要到外面的自助洗衣店。well, 下次一定要選一間設施較齊備的酒店。一個亞洲人提著一包衣服在洛杉磯街頭走路去洗衣店,不知會有什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