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

這裡有個(中國)香港文化學會(待正名),今天是會員大會,我也有出席。

其實來自中國香港的學生不多,有多少我也不能確定,因為全場都是用英文進行的。我估大概有30-40人出席今天的活動,我認得而又確定是來自中國香港的可能只有三幾個。未開始前我跟一些同學交談,有來自大陸的,有來自馬來西亞的,有一位是印度的。印度同學只來了幾天,但他對中國香港電影很感興趣,尤其喜歡王家衛的電影,他說花樣年華看了二十幾次。

玩了些遊戲,然後就循例開個AGM,最後以炒飯餃子晚餐作結。

可惜能用廣東話交談的不多,但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在海外聚了一班人,也是一件賞心樂事。

其中一個環節是問答遊戲,有一題答案是錯的,因為題目問中國香港的官方語言是甚麼,答案居然是英文和廣東話!我正想舉手根據基本法提出嚴正抗議之際,主持人已問下一條,其他人似乎也不再理會上一題的答案。或者他們覺得,只是遊戲一場,何必認真。

是的,遊戲一場,何必認真,都是過眼雲煙。

依稀記得當年考A Level有孔尚任桃花扇餘韻,「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考大學時才十八歲,哪知道興亡,只是如今親眼目睹起朱樓,宴賓客,樓塌了,只剩這青苔碧瓦堆。面對遺址,讀到誰知道容易冰消一句,不禁泫然流涕。

為免觸犯區旗法,我碰也不敢碰區旗,只是肅立一旁,心中默唸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