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讀到一則新聞,引起我的聯想。
https://observer.co.uk/news/national/article/the-real-salt-path-how-the-couple-behind-a-bestseller-left-a-trail-of-debt-and-deceit
英國有一對夫婦,因投資失利,變得無家可歸,加上男的患有絕症,但因為在外流浪為生,病情反而穩定下來。他們寫書記述經歷,第一冊大賣200萬本,已出三冊,但第四冊已被叫停。
這種小故事大意義,往往能賺人熱淚,也能賺大錢。
英國觀察家報有記者走訪相關的人與事,發現事實是女人虧空公款走佬,無家可歸是因為債主臨門而不是投資失利,而絕症更大有可疑。記者訪問了牛津醫學專家,老闆太太,認識該對夫婦的人,法國警方等等等。最後,出版社叫停出版新書。夫婦發聲明反駁。事情如何發展,有待新消息。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自編故事賺人熱淚並賺錢的,他們不是第一人,也不會是最後一人。
你問我,我就認為該夫婦說的不盡不實,欺騙大眾的同情心。
但他們勵志啊!
勵志如果只是賺錢門路,相信曾被激勵的人只會二次受傷。信錯人的痛苦只有苦主才能體會。
安慰劑效應在真相被揭露之後會煙銷雲散,還有後遺症。
我想起了六歲小孩聲稱交通意外後曾遊覽天堂,著名基督教出版社為他出書,加持該書的屬靈意義。十年後,少年自爆是撒謊,出版社下架該書。那些讀過該書信了耶穌的,可能從此以後對宗教反感。我又想起了那些持假學歷的在佈道會上大講感人見證,聽了而信的人,大概也會一樣。
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two-way/2015/01/15/377589757/boy-says-he-didn-t-go-to-heaven-publisher-says-it-will-pull-book
當然也未必一樣,正如YouTube上的實錘爆料的時政節目,一錯再錯,但觀眾不減反增。人就是想聽自己想聽到的幻象,爆了一個,還有下一個,永遠有供應。
那些神棍假教師,聲稱上主啟示XYZ,而後來被揭發斂財好色者,不知凡幾,不少更是「先知」、超級教會的有名望的大牧師。可惜這些神棍,仍有大量信徒頂禮膜拜,思之令人慨歎。可是,人總是圍爐取暖,聽不進逆耳忠言。
(人多、財雄、勢大、聲稱滿有靈力…未必是祝福。不少這些教會都聲稱從家中客廳開始聚會然後發展至成千上萬信眾的教會–劇本都一樣。)
上文的夫婦辯稱自己經歷的是 spiritual journey, 六歲小孩遊天堂出版社說是 spiritual memoir. 一句 Spiritual 就可以把謊言包裝成騙人的故事,但信者源源不絕。真的 spiritual, 大概不會賺大錢,建華麗教堂,與其說 spiritual, 不如說以靈謀財,上主自會跟他們算賬。只可惜,一樣有人信,並跳出來護主。
Give me a break! 我寧願信聖小德蘭,一無所有,疾病纏身,英年早逝,也不信那些自詡上達天庭,建立教會王國的神棍。
大概我應該去埃及沙漠,找個山洞,與世隔絕,冇眼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