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香港電台有街市行情,但那時不會自己一個人去街市,也沒有錢的概念,所以不會留意,但印象仍是有的。
現在已失業,也應該沒有再就業的可能,沒有收入,只有支出,想勤工儉學也沒可能,只能省吃儉用,希望晚年不致太潦倒。政府的錢都用來放彩蛋以及放煙花,但咬住交通補貼不放,令我輩搭車時有罪疚感,又利誘老人去大灣區養老,彷彿老人就是累街坊。所以,福利固然要爭取,那是我們工作一輩子應得的,但一定不能靠政府,要盡量多儲蓄。
威靈頓的經濟麻麻,找工作不易,而且這裡也是靠人事的,工作機會往往是介紹而得的,投函跟投籃無異。現在最低工資是23.15(以下全用紐紙計,現時紐紙1元兌港幣4.77)一小時(折合港幣約110),如果一星期可以開工20小時(一般留學生可打工的最高工時,博士生則不限時數),扣稅後約一週400,夠食。但住就是大問題,如果租個床位,可能要150一週,獨立房間可能要300,studio可能要500左右,當然還要看地區與設施,所以七除八扣其實是勉強維生。住屋是最大宗開支。
今晚買了粟米,每條約紐紙1.2元,比香港的細一點,但很甜,質素可靠,每天吃半條,夠吃一週。Royal Gala蘋果一包,有12個左右,約7元,細細個,味道也可以,夠吃一週,但味道不及澳洲的 Pink Lady, 也不及美國蛇果。… 合指一算,每天三餐的支出大概約10元(約港幣50元),打工的話做半個鐘已賺得。連用家品開支一週約100元。
不過生活裡面還有不少雜項開支,例如電費我一個人也要約20元(紐紙,一週計算,下同),其中一半以上用在煲熱水;手機費約18元,寬頻約15元,醫療保險約16元,學費雜費換算一週約100元,即使躺平一星期也要用200元。
這樣一算,寬鬆點計,例如吃點邪惡的朱古力薯片炸魚之類,大概一週要用1000元,一年52000元,3年156000,折合港幣約80萬,如果換到一個學位,也應該化算吧。
***
今晚經過國會去超市,應該有大人物到訪,國會外除紐西蘭國旗外也升了某國國旗,該國車隊有泱泱大國風範,寶馬雕車,但紐西蘭警察只有三幾個在閒談,毫不專業,令人擔心。我不敢逗留,急急腳離開,也不敢說太多,恐怕觸犯大法。(今天見報了,應該不是國家機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