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孫丑上云: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聖經路加福音14:1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領袖家裏去吃飯,他們就窺探他。2這時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腫病的人。3耶穌回答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合不合法?」4他們卻不說話。耶穌扶著那人,治好了他,叫他走了。5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兒子(「兒子」:有古卷是「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裏,不立刻拉他上來呢?」6他們對這些事不能反駁。
原來聖經也有孺子入井,雖然引申的教訓不同,但設譬居然如出一轍。以前沒有留意,是因為向來用的和合本不是作「兒子」而是作「驢」,而上引2010年和合本修訂本則改為「兒子」。
希臘文抄本支持「兒子」的有P45, P75, B 等;支持「驢」的有א, f1, f13等,支持「兒子」的抄本證據不算一面倒。驢與下文牛相提並論較合理,反而兒子與牛相提並論有點怪,版本取捨取難不取易,兒子既有點怪則更可能較原始,Bruce Metzger認為作「兒子」的決定屬B級,即 almost certain, 大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