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

過去一年,生活模式其實跟在山城時差不多,但多睡了一個鐘,沒有天台,在家中做老人運動,然後回校在寫字枱敲鍵盤、打瞌睡、網上遊蕩、間中讀書。我是個因循守舊的人,不思變革,數十年如一日,沒有難度。

我終於沒有搬。起初對單位外的車聲甚感厭煩,而且租也偏貴,所以一直想搬。但搬也得在租約差不多完時才開始找,太早沒有用。只是有需求也得要有供應,我的租約十月底完,這並非好時機,因為大學十一月學期結束,可能十一月中之後才有較多租盤,但誰保證到時一定找到呢?加上住慣了,已稍慣車聲,也就算了。這裡近市中心,10鐘內可走到超市,20分鐘可到學校,30分鐘可到教會,這已是我生活的一切,十分方便。我大概可能是個好租客,業主主動提出續約,不加租,所以我就續租了。

我的同學很勤力,每天早上六點多就到校,整天都在打字。(這也不錯,有督促我工作的效果。)我們不多談話,有時早上說聲早,就是我全日唯一的說話機會。偶然談上幾句,讓我了解到大陸的真實情況。他們說在大陸如果超過35歲,就不會有高校考慮聘請。他們想在海外生活,但找到教席十分困難,聽說全紐只有兩間大學有中文課程,也就是說圈子狹小,機會不大。紐西蘭博士畢業可申請三年工作簽證,而申請居留的話工資有一定要求,並非找到工作就可以申請。總而言之,前程如何,亦未可料。

我比他們稍勝之處是因為超齡沒有移民的機會,可以專心求學,與中國香港同走一程。但我的憂慮,我也沒有完全吐露,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十架仍要自己背起。有時覺得很不可思議,居然退休後身在南極讀書。我是2021年開始有此念頭,那時女兒來了兩年,因為疫情紐西蘭封關,無法探望,而我還有兩年就退休,所以我想,如果我退休到紐西蘭讀書,就可以陪她讀大學,而紐西蘭的博士學生簽證,可以攜眷,屆時就可以一家團聚了。於是我開始構思題目,聯絡導師,修訂題目,導師認為可以一試,我才去考IELTS,找推薦人,正式申請。

到如今,只我一人身在南極,與初心有點不同,但女兒得償所願,幾經波折終能赴美。我四十年前本想去新加坡讀聖經,因緣際會到了美國,三十年前,太太本來去紐西蘭,但因種種緣故也去了美國讀書,而女兒本來滯留澳洲,現在也去了美國,人生的路徑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誠確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