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booklm

Google 的 Notebooklm, 理論上好用,可以餵50個檔案給它,然後要它在這些檔案中回答問題。這個工具最大的好處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會出現幻覺,無中生有,指鹿為馬,畫餅充飢,癡人說夢。

但我覺得它有點懶,經常只在一個source找答案,找到就交差,而並非綜合各家,成一家之言。有時它答得很快,好像只是個索引而非獨立思考。所以我暫時覺得,它可以 1.做總索引,即50個檔案的總索引,方便查找遺忘了出處的材料; 2. 提供點子,但只能算是初步。

而且它刻意不在網上找答案,結果坐井觀天,答案未算全面。不過它免費,我就肆意用了。可惜谷歌這玩意不支援中國香港。

我認為 DeepSeek 其實是不錯的,同樣的中國歷史問題,它似乎最懂得,當然你要知道紅線所在。我經常用它來翻譯字詞。又因為免費,所以伺服器似乎應付不了,經常斷片。我曾嘗試部署在一個虛擬機器,但硬件不夠勁,結果完全凍結不動。聽說中國香港推出自家品牌的,我拭目以待,並問它一個歷史上的今天的問題,看它如何答。

例: 我開了個清代政府架構的文件夾,上傳了蕭公權、瞿同祖、黃宗智等人的中英著作,然後問何以士紳階級支持州縣官依法施政? Notebooklm整理了幾項原因,圖中帶圈的數字是材料出處,鼠標停在圈上就出現材料的文字版節錄,點擊圈後的點可以看完整的材料。但即使原稿是PDF,它也只顯文字版而不是PDF原稿。換句話說,一切PDF都要先認字OCR才可以用它。我的公益版PDF不太夠力,所以斥鉅資買了新版的ABBYY FineReader 16。我一直以為這是個俄國軟件,原來該公司因為俄國特別軍事行動而遷到美國,並把俄籍僱員全炒。考慮到之前買的PDF-XChange因反對中國香港依法立法執法而拒絕中國香港用戶購買,前車有鑑,所以我用了已被作廢的身份、英帝地址、愛莎尼亞信用卡、美元付款,安裝在設在美國機房的虛擬機器上,用紐西蘭電郵地址和電話操作,總之沒有半點跟中國香港有關。誰會想到強力賦與的中國香港的身份,居然到處碰壁,蟻民的遭遇,不是說好中國香港故事的人所能體會到的。活在平行時空,唯有玩穿越,學伊索寓言(或新伊索寓言)的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