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起風了,在街上走有點站不穩陣腳,過馬路等待時要扶著交通燈柱,否則會吹出馬路。今早又下著微雨。我查過今天的預測風速相當於香港三號風球,差一點就達到八號。
今天是週末,本來打算去圖書館,但忘記帶水樽,又不想折返,所以決定去研究室。我不想在週末去研究室的原因是那裡只是一至五8到6開門,其他時間雖可拍卡內進,但我是新丁,不想壞了學校的規矩。不過到了研究室,原來我的同學都已到了,都是大陸的同學。隔壁的一位研究性文化,另一對是夫婦,一位研究文本與電影,一位研究沈從文。他們都很友善。看來我可以每天都到研究室,享受清靜。這裡有熱水,影印機就在同一層,有電腦可上網,這些方面非常理想。書確實少一點,但網上能下載的都很多。有一本書我很想看,但全球只有幾本,本來Uni of Michigan有學生,曾幫我影過幾頁,但他已畢業,已沒門路。我試試用 interlibrary loan,看看有沒有辦法弄到手。
明天紐西蘭大選,我是局外人,只是作壁上觀。至於香港,我已取消了我的選民登記,因為我已不在香港,不想信箱被塞爆選舉材料。
(2023.10.17補:
曾國衞司長謂「過去我哋所謂投票率最高時候,正正就係香港最撕裂、最黑暗時候,純粹睇投票率唔足以去反映優質區議會」。
梁美芬議員謂「唔係透過投票率去定佢嘅優劣,我哋係走向優質嘅民主選舉重要步伐,市民可能有適應過程」。(以上根據不一定可靠的光傳媒引述)
我有點不明白,是否投票率低等於香港走向光明、走向優質民主選舉呢?
這幾年香港的達官貴人中文水平突飛猛進,言在意外,意在言外,言不盡意,正言若反,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勁過魏晉清談玄學。在新時代高質量香港,閱讀是要讀到字裡行間參透玄機,要看得到故弄玄虛背後的真相,要能揣摩出題者的心意予以迎合,不要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 大概這是香港為甚麼在歷年的國際「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中都有優秀表現的原因。
「教育局今日(五月十七日)表示,欣悉香港學生在「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2021」(PIRLS 2021)表現優異,在43個參與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二,屬於國際上最優等級。由PIRLS 2006開始,香港更連續四屆排名全球前三名。」(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305/17/P2023051600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