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文心

聽說文心一言4.0上線了,拍得住ChatGPT.

我問了它一個歷史上的日子,問了它XXXXX,問了它XXXXXX,它通通不回答,叫我換個問題。

於是我請它評價最近大熱的歷史人物崇禎帝,它說: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朝末期的皇帝,他在位期間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進行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最終未能挽救明朝的滅亡。

崇禎皇帝的優點在於他勤政愛民,關注民生,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百姓的政策,如減輕賦稅、興修水利等。同時,他也尊重儒家思想,注重文化教育,努力推行明朝的文化政策。在危機時刻,如農民起義和清兵入侵等,他表現出了果斷的態度和勇氣,盡力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

然而,崇禎皇帝也有一些缺點。他有時過於獨斷專行,不聽取其他人的建議,導致了一些政治和軍事上的失誤。同時,在官員的貪污腐敗問題上,儘管崇禎皇帝有意改革,但由於貪污現象的普遍性和深度,最終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果。此外,他雖然有一些好的政策,但卻缺乏具有遠見的戰略規劃,也沒有能夠有效地解決明朝面臨的內憂外患的問題,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總之,崇禎皇帝在位期間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舉措,但由於各種原因未能成功,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應從客觀且辯證的角度來看待,如需更全面的評價,建議諮詢相關歷史學家或查閱相關歷史文獻資料。」

研究崇禎,可以參考已下架的陳梧桐的書,也可以參考四大不要臉之首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但如果寫論文,還是不要引用郭沫若的名篇比較保險。

文心一言4.0比ChatGPT仍有大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