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勞動

今天是勞動節假期,而且天公做美,可我沒有外遊,依舊到校看書。

今天看了幾篇大陸的期刊論文,新一代的學者都能運用外文,也沒有很明顯的意識型態框框,水平很高。

黃伯祿的函牘舉隅1882年寫成,上距天津教案(1870年)僅12年,這背景跟他的寫作目的應有關係,所以今天找了幾篇相關文章來看看。明天打算看看 Latourette 的舊著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應該關係不大,但該書出版較早,已是經典,書目中要有。另外法國保教權、早期江南地區對新耶穌會士的由歡迎到投訴等都是大背景,要看一下。我估背景的書已差不多了,一文不留並不現實,總之重要的, 常被引用的都看一遍就是了。背景都是綜述別人的研究成果,能從中找出獨特視角,再擴而充之而已。

傍晚到海濱長廊走走,這裡大風,晚上行人寥寥無幾,也沒有七彩燈飾,搞繽紛夜肯定拍烏蠅(可能連烏蠅也沒有)。寧靜自有其吸引力,何必東施效顰?

校內的一面牆,紐式是用毛利文 Kia ora. 但發音不能靠字面,最好聽聽網上的示範。(最好用紐西蘭的網站,別的似不太地道。在這頁找 Kia ora
https://www.waikato.ac.nz/odw/modules/pronunciation#basic)

Waterfront的舊圖書館,現在是市美術館。留意屋頂。

不繽紛的海濱長廊。

定情鎖。恐怕不少已成歷史文件了。

Te Papa 紐西蘭博物館,聽說收藏了香港不能展示的東西,香港應援引大法派人來查查。我守法循規,沒有內進。

海濱。大學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有人反其道而行,追求五光十色,離聖人之道日遠,只能靜待 Dies Irae,地球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