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朝聖

在飛機上看了一齣電影,頗有意思。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是講述主角 Harold Fry 知道舊友得了癌症,在善終醫院寧養。他寫了封簡短的信跟她道別,但在投入郵筒前一再猶豫,於是再走到遠一點的郵筒。在途中他跟一位便利店的女職員談起,她說她有一親戚也得了癌症,因為存著盼望而得治療。Harold 聽後大感鼓舞,決定走幾百英哩去善終醫院探望舊友,希望藉此鼓勵她活下去。在途中,他跟醫院聯絡,知道舊友得知他準備去探她時,果然病況有起色,這就更令他充滿信心,排除萬難走下去。

途中他遇過不少人,有的對他的做法嗤之以鼻,有的大感敬佩,有人把他的事在報上刊出,引來一大批追隨者(這橋段有點像阿甘正傳),整件事變形走樣了,於是他獨自出走,繼續前行。到了善終醫院,發現原來舊友已病入膏肓,認不到人,也不能說話,Harold只是在床邊說了幾句,把帶來的手信掛在窗邊就走了。

還有一些細節就不一一說了。Harold的信念是 I keep walking, you keep living. 他是受到便利店的職員啟發的,而他的舉動也感到了好些陌生人。但現實是便利店的職員並沒有說出真相,她的親戚終究沒有活下去,而Harold的 I keep walking, you keep living 也終究只是良好願望,舊友已走到生命盡頭。

人生長恨水長東,花開花落,生老病死,即便無奈也終究發生,不是 if you believe you can, you can 的 positive thinking 可以改變。電影結局是Harold和跟他的妻子坐在路邊,回首前塵,在對話中逐步解開心結。

面對與接受,就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