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天終於踏出學術的第一步,到學校見導師。

今天天氣很壞,風雨交加,雖然是夏天,也只有10度。到School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樓下,不知正門在哪裡,只找到樓梯,走了7層,終於見到導師。

導師是從中國來的,我們用普通話談了幾句,基本上仍是用英語對答。她先帶我到學院辦事處,由職員帶我到我的研究室,登入電腦。我雖然是學生,但校方提供桌椅電腦文具,真真不錯。也有茶水間,供應茶水牛奶等。同一房間內有另外兩位,但今天都沒有到校。

接著導師帶我去認識其他研究生,他們全都是從中國來的,研究的多半是現代文學,研究近代史的只我一個。

導師跟我講這裡的規矩,以及簡略談談研究資源和方向。

我問她是否要每天到校,她說不用,事實上今天去拜訪其他研究生,也只有幾位在校。但她暫定每兩個星期見我一次,了解我的進度。我最關心的是假期,例如聖誕新年可否回港,她說 “We do not monitor people.” 但我會做個好學生,盡量每天都到校,希望及早完成論文。她說博士生每年有6000元學術經費可供申請,她鼓勵我充份利用,例如經香港到廣州中山大學拜訪學者等…我的回鄉證在香港,返港有充分理由吧。

訪圖書館

今早去看屋,環境很好,但很貴,要認真考慮。

到圖書館參觀。圖書館地下全是咖啡小店,又有大電視播球賽,十分熱鬧。館內分兩側,一側是吃喝談話輕鬆工作區,另一側則是安靜工作區。主要的藏書在其中一層,中文書不多,但二十四史、通鑑等都有。藏書是用國會圖書館分類法,殊不喜歡,分類為PL,BV,BX等各有一些。

圖書館不設防,自出自入,不少人在吃喝閑談討論,也有認真看書的。大學在山上,俯視威靈頓港,如果心無掛慮可以享受讀書,只是我的掛慮不少,心未能安。

陰晴不定

今早去教會,出門時風雨交加,到達時已是半濕。

教會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今天認識了來自大馬及菲律賓的,也有來自祖國的。

散會時天色好轉,居然有太陽,但也只是驚鴻一瞥就消失了。中午仍是到附近的廣東話餐廳吃,沒有客人。

下午買了點東西,並跟香港的教會連線。跟40年前不同,今天科技進步,有些工作可以在網上做,不致完全脫節,也可稍減我暫時離港脫隊的內疚。

傍晚到外面走走,到一家較大型的亞洲超市,裡面貨品齊備,港人常用但不敢帶來的例如西瓜霜、驅風油、白花油等這裡都可以找到。李錦記全線醬油、各種薯片應有盡有,連白菜、菜心等都有供應。到此一遊可一解鄉愁。中秋節快到了,月餅當然不缺。

今天是夏令時間第一天,氣溫十度,冬天真的不敢想像。晚上走到古巴街,是全市人氣最旺的地方,也是龍蛇混雜之處。不過紐西蘭晚上寒風凛凛,夜經濟註定搞不起。

晚上八時的古巴街

旅店是百年老宅,雖在馬路旁,但車不多,頗寧靜溫暖。

風雨無晴

來了幾天,天天刮大風,有時陣風令人站不穩。今天風緩和了,卻下起雨來。這裡的人不打傘,因為大風,傘是沒有用的,有的索性和雨同行,有的只穿防水衣。

今早去看一個租盤,每週490元,即港幣2400左右,價錢算中等,但超細,而且頗殘舊,應該不考慮了。我不懂開車,這裡的公交有時不可靠,所以住在市中心比較適合我。

不久前網購了個飯煲,今早去提貨。我愛國,所以用國貨,其實愛不愛國,最終仍會用上國貨,因為夠平。又去附近亞洲超市買了米,可以繼續中式生活。

提貨期間在門外等候,有一女子問我哪裡可以買被單。我說我只是來了幾天,不太清楚。我知道這裡本來有間平價百貨商店,但前不久燒了,仍未重開,我也只是在網上下單,到這店的提貨點提貨。大概她不知商店關門沒開,所以撲了個空。言談之間,知道原來她也是剛到埗,來威靈頓讀博士,讀化學。我問她是否住宿舍,她說太貴,在外面跟人合租。宿舍約300多一週,連水電我估350左右,她仍然想再節省一點。這令我很慚愧,也許我也要將就一下。我猛然想起,前天在附近的一家商店見過有她想要的東西,於是在地圖上找給她看,她大喜過望,希望她找到合心水的東西。

這裡的一家亞洲超市

重遊舊地

昨夜失眠,可能三四點仍未能入睡,一來我的身體可能仍照香港的時鐘轉動,凌晨三點是香港晚上十一時,當然仍未有倦意。二來今天要enrolment, 文字資料說要親身去辦,誰知是Zoom. 我擔心網速太慢,但看來又不是太差。所謂 enrolment, 只是對著文件把我要做的各樣手續講一次而已。

2019年在漫天烽火之際我到過威靈頓幾天,也造就了我今天到這裡的因緣。說是因緣是因為我自己從沒想過到這裡讀書,女兒到這裡讀書是因,自身過去的學習及經歷是緣(港大用英文學習中史、聖經、宗教史、耶穌會、教育、拉丁文及法文)。

今天繼續辦事,也重遊女兒曾讀書的地方。

前天到 ANZ 想提早會見以便開戶,遭拒絕,心想倒不如到埗後才開戶,可能比我在海外預開更快。見旁邊有另一家銀行 BNZ (Bank of New Zealand, 中文官方譯名是亞洲銀行!),走進去問問,說可以網上自行開戶,並親自示範。回家後我就自行開戶,填妥資料,已做好心理準備要長期等待。兩天後居然收到電郵,叫我拿護照去認證身分。我想認證之後又要再等好久,原來不是,認證後就馬上給我開戶,說扣賬卡幾天後寄到。BNZ 比 ANZ 看來有效率得多。另外,ANZ 的 APP 要改手機賬戶地區到紐西蘭才能下載,根本不能得物,沒用,只可用網上登入。BNZ則無此限制。我已成功用Wise轉錢到BNZ,兩小時由香港轉到紐西蘭,快手。

之後到 NZ One 辦理電話卡。幾天前買了預付卡,20紐元1GB,兩天已用完!旅館雖有WiFi,但很慢,一涉及圖像就很窒。我想轉為月費用戶,加大數據。在店鋪等了半個鐘,才有人替我辦。月費要先查我的背景才可辦理,印度小姐叮囑我在紐西蘭一定要準時交費,否則列入黑名單就麻煩。她又說自己不用這裡的WiFi, 因為太慢,只用數據。於是我選了家庭plan, 主卡80元一個月(她給我特惠價70元),附屬卡40元一個月,無限數據不限速。她提醒我這裡12-2是午膳時間,辦事要避開這個時段。

辦完電話卡找個地方吃東西,其實選擇不多,因為多半不做下午茶時段。隨便吃了一些就走到女兒的學校去,途經國會及不少政府部門。威靈頓是首都,行政機關多,但人口少,市面不熱鬧,沿街所見吉鋪不少。我在店鋪門外站了一會,居然有一老婦走近問我可否給她20元,我當然沒有給。

五時不到,街上人已不多。夜經濟,這裡應該沒有吸引力。

明天看房子,星期一見導師,希望一切順利。

Daiso 十蚊三件的平價店

Beehive 蜂巢 國會行政大樓

國會

國會圖書館

Wellington Girls’ College

國際生大樓

女兒有一段時間早上六時許就在門外這桌上溫習。

遊古巴街

今早外出辦了個 RealMe 認證,這個類似香港的智方便,有了認證,再辦其他證件會方便些。本來說要十個工作天才辦好,但今晚上網一看居然已搞定,有驚喜。

中午到古巴街買電話卡。本來我已買了一張,但考慮到一天不可以沒有網,還是買一張後備的方便些。

古巴街 Cuba Street 跟古巴無關,跟古巴人無關,純粹與開埠時一條叫 Cuba 的船有關。古巴街有點似旺角,有點雜亂。食店商店固然不少,但也有舊書店、中醫館、中式書畫館。不少角落都有尿味,地上有彩虹標記。

古巴街

古巴街左岸。可能是學巴黎的左岸,但超冷清,十室二三空。

紐式示威,大概是醫護爭取加薪吧。

1154 意大利餐廳,女兒常去的地方。我很想念她。想到她16歲一個人在這裡生活三年,實在不易。

古巴街的地標是一組水桶,水從上流下,從一個水桶轉到另一個,但今次來看水已沒有流動了。整條古巴街比我上次來的時候冷清得多,中午時份,行人也不多。

在古巴街附近一間店買了份炸魚薯條,魚柳包有兩塊即炸真魚柳,約40元,有魚味,不錯。這間店有各種海鮮供應,例如魚、帶子等,但煮法只有一種–炸。顧客可自選海鮮及數量,然後下油鑊炸,生意不錯。

威靈頓是座山城,大學在山頂,目前住的地方在半山,市中心在山腳,各處走路可到。有些大廈像合和中心,有電梯供行人由山腳上半山,也方便。

晚飯後出外走走,走了十分鐘就折返,風太大,人都瑟縮在家中。

暫住的旅館–木建築,樓上走動洗澡沖廁聲聲入耳。門前是馬路,車不算太多,因太大風,經常關窗,不大騷擾。

威靈頓舊建築,本來是銀行,上次來的時候是KFC,現在丟空了。感覺上威靈頓冷清了很多。維多利亞大學學生驟減10+%,要裁員;學生是Cash cow, 少了學生對經濟打擊很大。

這邊的中國人明顯較墨爾本和雪梨少很多。

和風對抗

威靈頓是風之都,今晚我是初嚐其威力。

星期三晚教會有聚會,但來的人不多,一來學校快放假,外出旅遊的人不少; 二來聽說不少人病了。今晚只有約10人出席,負責分享的弟兄來自南非,在這裡做IT的。有位姊妹來自Invercargill, 在紐西蘭南島的南端,距南極僅一海之遙。但查查維基,卻不是冰天雪地,全年平均溫度在幾度到十幾度之間,聽說自然風光明媚,更勝 Queenstown,有機會要去看看。她們在家中聚會,因沒有教會。

走路到教會約需20分鐘,都是沿大路走,但風是三號風球般的陣風。晚上路人不多,但來往的車不少,感覺頗安全。回程時經過中餐館吃了點東西。這家開到晚上11時,是講廣東話的,但可能不是香港人。飯菜一般般,價錢比澳洲便宜一些。我們晚上9點才吃,有幾個人來買外賣,看來是中國留學生。

街角的教堂,留意樹尖好像給風吹到生長不正常。

初到貴境

威靈頓比香港快四個鐘(這個星期日開始轉夏令時間,快五個鐘),初到貴境首先要適應這個。現在的天氣不太冷,日間約10多度,但天色陰沉,並且超大風,但一件薄毛衣及風褸應可夠用。

昨晚收執一下雜物,凌晨才睡覺,一覺醒來已是中午。隨意吃了點東西就外出辦事,到埗前在網上預辦銀行開戶手續,但臨走前才收到回覆,說最早12/10(即約一個月後)可會面辦理。今天再去問問,他瞄了一眼我的信件,說這是最早的時間了。到附近另一家銀行問問,他說只可網上申請,又在電腦上示範了一下。這些文件手續一環扣一環,例如銀行開戶要地址證明,稅務戶口要銀行戶口,事事要預約,通常等幾星期,是耐性的考驗。

跟旅館負責人談起我要找個地方住下來,最好近學校。他今早回覆說他們有一間可供考慮,也是一間舊宅劏出來的,設施齊備,簽約一年。我今早到那裡的外圍看看,地點不錯,但價錢比預算多出一些。順道到學校看看,因為沒有預約,所以不打算見任何人,只是實地走走,看看距離和時間。學期就快結束,學生不多。

今天繼續買些日用品,大致上要買的都有供應,只要有錢及時間,生活可以過得寫意。

終於成行

2023.9.18 出發前往紐西蘭遊學。
我最終乘澳洲航空公司的飛機到紐西蘭,因為國泰太貴。先坐了8小時到雪梨,理論上轉機時間有3小時,看似綽綽有餘,實際上因為飛機遲到以及上落機人多需時,實際上只有約1小時轉機。從雪梨坐3小時機到威靈頓,抵步時距離從香港機場離境已是24小時了。
兩程機都有小孩淒厲的哭喊,根本睡不著,飛機餐只會令人胃脹,更難入睡。尚幸航班接駁順利。
我雖然在澳洲轉機,但仍要再過安檢。這是一項最煩人的東西,因為各地要求不同。我的建議是:過安檢時先除下皮帶,衣服褲袋的東西放進背囊,外套可能要除下,最好事先除下放進背囊,手機電腦平板就要看關員心情。今天的澳洲大媽要我每件東西分開放,不准疊起,更拿起我的ipad mini 問我這是否雷達!我放好東西準備走去X光檢,她叫我不准動,要跟著我的物品。安檢X光有的地方要大字,這裡要雙手向上兩手微曲內彎。每次安檢我都給這些要求折騰。
我今次在威靈頓入境紐西蘭,比在奧克蘭入境好,因為人少,較快。但眾所不知,持中國護照的在紐西蘭入境時可以自助掃描護照用 e-gate, 但網頁上大字標明特區護照除外,即是說特區護照要排隊人手檢查。希望特首(但可能只能派代表)去紐西蘭說好香港故事,為我們爭取入境便利。幸好今次關員心情好,沒有多問就蓋印放行。我對她說 have a nice day, 她似乎也很受落。
之後坐 Uber 到旅館,我用過幾次 Uber app, 已懂,也快手。
今次住的旅館應該是舊宅改裝,是大宅的套房,有獨立廚廁洗衣等設施,有WIFI, 但不夠快。我買了當地電話卡,看來要加大數據用量了。旅館地點在大學附近。我租了一個月,以便耐心找長租的地方。人人都說威靈頓居大不易,食住甚貴,我已有心理準備。
晚上親戚在香港人餐廳宴請我們,十分親切。

整裝待發

這兩天一直在執拾東西,離家數月,除了要想想帶什麼之外,也要斷捨離,清空家中雜物。上次只是離港一個月,回到家中已是霉跡斑斑,今次要醒目一點。

很抱歉我婉拒了99.9%的餞行邀約,一方面因為行程變數太多,隨時變卦,不想白吃,另一方面很快又會回來,到時話題會豐富些。

除了生活用品外,因為今次是遊學,書本必不可少,偏偏書是最重的,更要嚴選。能掃瞄存檔的我都掃瞄了,但函牘舉隅一書是我的研究對像,反而要印出來以便翻閱。很久沒有裝訂過書籍,這次一口氣做了四本。初學裝訂時很講究工具物料尺寸,如今變得隨意,都是利用手邊剩餘的材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