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瞿同祖

為了快速讀完瞿同祖的《清代地方政府》,我改讀中文版了。中文版有譯者序,點出這書的優點以及重點,也指出這本超過半世紀的經典的不足之處。譯者十分認真,找出瞿書引用的中文材料核對,找不到的也在註釋說明,間中瞿書有誤的也予以更正,可以說是瞿書的功臣。

清代地方政府是黃伯祿寫信的對手,所以我也認識一下政府的文書運作。瞿書是英文,現在有中譯,為我寫作時用到的政府行政名詞術語提供極大方便。

瞿同祖說做學問要刻苦認真,這本哈佛出的英文經典可謂充分反映這種治學精神。該書引用大量官箴書、方志等,取材極豐;全書結構以人為本,從州縣官講到吏胥,深入精采,尤其拈出清代行政講一套做一套的情況,指出法律條文跟實際運用有分別,全都有例子說明,具說服力。書中有提及士紳的角色,註釋中有評論張仲禮及蕭公權的相關論著。

瞿同祖,燕京大學社會學畢業(燕京是用英文教學的),後來到哥倫比亞大學與魏復古合作研究漢史,後轉到哈佛,隨楊聯陞、費正清等研究清史,後又轉到加拿大UBC教學,1965回中國,研究基本上終止,2008年以近百歲離世。

資料說1983年瞿同祖曾在港大作過演講,不知何故我錯過了,可惜過去就是過去。我一面聽陳慧嫻的歌一面打這篇文章,我幸運,在七八十年代成長受教育,呼吸過自由的空氣,在圖書館可讀到書前有毛主席語錄每頁都有引用馬列著作的書,也可以讀到繁體直行的台灣書,也曾讀過幾本線裝古籍。聽著陳慧嫻的逝去的諾言,完美的聲線,勾起對八十年代的香港回憶,想起大陸充滿生氣的走向未來叢書,說實在的,未能忘記。諾言已成歷史文件,未逝去的成為了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