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去聽了另一位學生的 Full doctoral proposal, 是研究一位意大利現代作家的。老實說,我完全沒有背景,去聽,主要是了解這些 presentation 的過程,為自己快要進行的報告作準備。
今次這位女士明顯較上一次我聽的那一位成熟,她先交代自己的學術背景,再講所選的作家,她的路向似乎是以文體 genre 為綱,再分析以該文體來呈現的社會關懷,當然少不了性別、移民、邊緣人等議題。上次那位同學來的聽眾不多,現場只有四位,今次大概有十位,而且似乎教師居多,我的兩位導師也有出席。聽眾提的問題不多,也不尖銳,不過有一個問題不易答,就是以文體來判斷目的,怎樣處理不同文體重複觸及的議題。
但我還是比較關心自己的論文,所以聽罷就回到研究室整理報告大綱。我大致已有個底稿,再找些圖片就可以開始製作 powerpoint, 應該夠講 30 分鐘。考慮到大概只有我和導師兩個才知道我研究的是什麼,有必要多從聽眾的角度出發,提供較多背景材料。
不覺放下粉筆已大半年,希望我的講論不會太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