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幻似真

三十年前讀教育文憑,要做「微格教學」,其實就是選取教學的一個片段來作示範教學。我選了中六預科交通史的法顯的引起動機部分來做功課。

我問「學生」(即我的同學),如果有機會去留學,會在甚麼時候去,去什麼地方,以及怎樣去。他們多數答:中學畢業後去,英美為首選,當然是搭飛機去。我就引出法顯六十二歲去印度求學,是走路去的,從而帶出他求法的逼切。同學嘻哈大笑,我也一起笑,怎麼會有人六十二歲還去留學呢?想不到幾十年後我差不多跟法顯同齡再去留學,但為了省錢,來紐西蘭,不去英美加澳,也是為了省錢,不坐郵輪而坐飛機。

有時也會想,現實好像有點虛幻,居然退休後還去留學。我選定了紐西蘭後,在網上查找有沒有可能肯收我讀書的老師。冒昩去信,略作自我介紹,以及提出想研究的題目,討論了幾回,然後正式向學校申請。期間又要找人寫推薦信,以及集齊文件。申請大學方面沒有太多問題,但申請學生簽證則十分煩人。明明已提交的,還要我在另一表格上多寫一次,來來回回問了兩三次,問的比大學還要詳細。加上要驗身,我向來不敢面對現實,也得硬著頭皮去做。服務水平甚佳的紐西蘭航空,居然在我出發前說航班取消… 總之並不是順風順水。

如今已來了一年,大致習慣了颳大風,下雨不打傘,在不開窗沒空調的圖書館看書,一年365日都吃同款早午晚餐,十度也覺得頗為溫暖… 這裡沒有人查探我的腦袋、測試我的態度、量度我唱歌的聲量,檢查我有沒有聽禁歌、看禁書… 想起來也開心。不過我知道自己只是過客,「葉」還是要歸根的。

這種花路上常見,不知其名。

校園一角,我還是喜歡古老的東西。

波斯富街

威靈頓是山城,坡度大,從學校到市中心,這陰暗的小路是捷徑,兩側是稍殘舊的民居,路不大好走,但夠快,所以路人也多。有點從堅道走到中環 f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