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說來容易,但學費不菲。
十年八載之前,聖經亞蘭文的部分讀了幾遍,我想進一步讀亞蘭文的猶太典籍 Targum,但文本的注音並不齊全,而且那本 Jastrow 的亞蘭文字典字體細小兼不清晰,買了但用不了。於是我在網上找老師,在 Chegg Tutors找到一個在紐約大學研究猶太文化的博士生,一節收費1000港幣,我學了幾節,實在負擔不起,放棄了。又在同站找了一位在哈佛讀梵文的學生,談好了條件,忽然收到 Chegg 的警告信,說不准私下議價,嚇得我急急註銷戶口。
更早之前,想建個網站,但全無知識,在淘寶找人給我做了一個,索價2000。我就按這個慢慢摸索程式的結構,依樣葫蘆地改動了資料陸續建造其他網站。
我認為有了ChatGPT及其他網上工具, 這些錢完全可以省掉。
1. 例如我讀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下圖左半邊是德國聖經公會免費網上版,右半邊是 Perplexity.ai,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copy and paste 到右邊問問題。有問必答,而且可以追問,答案清晰可解。很多時候它會先rephrase你的問題,我就發現它比我問的更有條理,發問也是一門學問。我最常的就是叫它 “explain the grammar of” 然後剪貼字詞(Reverso 翻譯軟件不錯,谷歌語種較多,但譯起來還是 Reverso 較佳)。
2. 至於寫程式,只要提供要求,AI就會給你寫。ChatGPT最快手,但因為中國香港用不了,所以我只能以此為後備。Perplexity.ai最令人失望,因為它不會理會你的資料,永遠只給一個普遍通用的程式框架。Monica.im (Sonnet) 最好,但比較慢,而且往往不列出全部程式,有時要你自行到某處複制,又或者只列出要改的部分,要你自行增刪,增刪幾下就全亂了。它有時會分幾截給你程式,總之不太方便。
所以我還是兼用Perplexity 及 Monica 兩個,兩個都是殼,包含幾個AI,像POE,但POE表現並不好。兩個AI每月花了我美金40元,但全天候備顧問,我覺得仍是值得。而且我向來不敢在堂上公開發問,問AI則不必怕被人笑問得蠢,最適合我這種自閉型學習模式。
現在我的學習日程跟在山城時一樣(但每天比以往多睡一小時),除了正業之外,旁騖有:
星期一: 梵文薄伽梵歌半節。
星期二: 日文半頁, 用 Fumiko Nazikian 的 A Practical Guide for Scholarly Reading in Japanese
星期三: Syriac兩節. 仍然停留在馬太福音。
星期四: Aramaic兩節. 暫時仍在重溫聖經部分。
星期五: 德文半頁。用 Carolyn Roberts Thompson 的 Reading German for Theological Studies
星期六: 拉丁文希臘文兩節,武加大拉丁文譯本與希臘文對讀。
星期日: 希伯來文希臘文兩節,七十士希臘文譯本與希伯來文對讀。
法文已略有進步。最初幾乎完全自學,但有舊同事指點我幾課。過去一年旁聽法文,現在由每天只能讀幾行進步到相同時間可讀一頁,查字典的次數也稍減。
雖然每天只是讀半個鐘左右,但讀一讀,心裡才覺踏實,對得起一天吃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