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唐依日

明天是懷唐伊日(Waitangi Day),放假一天。

根據維基百科,懷唐伊日是紐西蘭的一個紀念日,日期為每年2月6日,紀念紐西蘭建立的文本——懷唐伊條約的簽署。

大英帝國把酋長的土地據為己有,當然令這日子變得敏感,怎樣看待這份歷史文件,也就成了爭議的焦點。

我只是過客,不太了解其中的恩怨情仇,總之,明天是假期,但我會照常工作。

導師回來了,說稍後跟我談談我的論文。無形中,我的壓力又浮出來了。至今我已寫了16000字,這一章還有三個部分要寫,兩萬字的目標應可達到。然後我打算把它放一旁,接著寫下一章。這兩章是我認為稍有新意的。如果一切順利,四月底可以寫完。五月再反覆修改,交其中一章給導師審閱,再看看發展。下半年可以完成另一章,然後我想看看有沒有機會去其他地方搜集材料,澳洲國立大學有一個兩星期的學習機會,聽說較易申請,我會試試。再遠一點的就恐怕高攀不起了,Boston College 是耶穌會重點大學,陳綸緒神父以前在三藩市的利氏學社也搬了過去,那裡也有學習機會,但競爭激烈,只敢遠觀。台灣輔仁大學以及利氏學社應有一些以前上海徐家匯的材料,尤其是高龍鞶的內部發行的石印版江南傳教史法文版在那裡,有些字句我想跟譯本比較一下;澳門的利氏學社藏書豐富,但聽導師說幾年前的颱風天鴿帶來的雨水把書籍泡壞了,書籍好像移到聖若瑟大學,能否使用也是未知之數;中國香港的聖神研究中心研究現代中國天主教,但不知有何合用的資料;至於中國香港其他大學的圖書館,門禁森嚴,大概也不歡迎我去參觀。至於徐家匯,此生只能神遊,未必會踏足了。

想得太浪漫了,還是繼續敲鍵盤,忘卻苦惱。

海外求索

因為中國香港不能正常使用正版 ChatGPT, 我用過可連上ChatGPT的POE,也用過在中國香港能用的 Perplexity. 今早打開電郵,兩間公司都來信報喜,說把 DeepSeek 加了入自家的服務。

我感到納悶,DeepSeek 是公開給全世界用的,不像 ChatGPT 和 Claude 等不准中國香港用,有免費的官網不用,怎會有人用要付費兼有用量限制的 POE 和 Perplexity 呢? 仔細看看電郵,我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POE說除了加入 DeepSeek-R1 外,數據中心也在美國:
We’ve also added DeepSeek-R1-Distill, an optimized version that delivers lightning-fast responses while maintaining strong reasoning capabilities. Both DeepSeek-R1 and the distilled variant are hosted securely on US-based servers through our partners Fireworks AI and Groq, ensuring your data is never used for model training.

Perplexity 更說除了數據中心在歐美外,更廢掉所有審查:
This model is hosted on servers based in the US and Europe, meaning that your data is not shared with the model provider or with China. Furthermore, we have eliminated all censorship on answers. You can ask it about any topic, even ones that are censored on the DeepSeek app, giving you unbiased and accurate answers.

我就馬上試試,問一個” 歷史上的今天” 之類的問題。Perplexity給的答案正常,但它是researching with perplexity, 然後reasoning with DeepSeek-R1,即是說,它是海納百川,給出答案,不知道 DeepSeek 作了哪些貢獻。

至於POE,只能說,我有點擔心,因為它用的DeepSeek-R1不用思考,馬上回答。它不像DeepSeek官方版謙稱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叫我換個話題聊聊,它給的答案只是放諸四海皆准的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萬能答案。我轉用它的DeepSeek-R1-Distill問,它陷入深度思考,結果死機。我其實早已沒有用POE了,也許大概可能我的決定沒有錯。… 但根據兩年前的一篇網上文章,POE全球有一半用戶在香港,原因及可以想見的結果值得玩味。

POE用戶全球分佈,可以自由地使用ChatGPT,下載POE大概只是好奇貪新鮮,這解釋了那些下載量佔1%的國家地區,中國香港佔全球下載量一半,原因大概不用說了。中國香港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關稅、禁寄包裏、出口限制、服務不支援等要與國家分憂,理固宜然。


來源:→這裡

谷歌筆記

谷歌去年底推出 NotebookLM,讓用戶上載自家的文件(PDF,TXT等,甚至 youtube,但不支援微軟的DOCX,XLSX等),結合谷歌的Gemini,用人工智能分析,免費。

可惜因為中國香港是中國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谷歌這玩意不支援中國香港,除非翻牆。我在南極,暫時可用。

具體的使用場景是把一大堆文件上傳,然後叫 NotebookLM 辦事,它會根據你上傳的文件回答問題,並註明依據。AI 有一毛病,就是有幻覺,無中生有,信者失救,所以一定要再核實才可使用。NotebookLM 由於只依據你上傳的文件回答問題,所以較少這方面的問題。但其實它如果只靠你的文件,有很多問題是無法回答的,所以它似乎仍要參考其他來源。

另一好處是它的語言能力極強,給中文材料,你用英文問,它可以用英文答。我目前的研究材料多是中文,部分是法文,但要用英文寫文章,它的幫助甚大。而且它能綜合多項材料,有助我分析比較。

今天試用過,真真不錯。如果我搜尋PDF,可能有一百項結果,但要讀完一百項,才能選出有用的,而 NotebookLM 就替我讀替我高速閱讀,排比分析。如果我今天仍然教書,我估可以把歷屆評卷報告餵給它,然後叫它整理怎樣立意,怎樣說明,議論時不要犯什麼毛病等,會十分有用。其實我估它應該可以作文以及做閱讀理解等等。

可惜中國香港不能用。

但中國香港可以用 DeepSeek, 我這兩天用了不少,主要用來認字、翻譯等,以及寫些小程式等。它的好處明顯:第一,免費;第二,回應速度尚可;第三,中國香港可用;第四,不限問的次數,可上傳文件;第五,可奉獻數據給國家。只要你不問近代史,不問政治就可以了。例如我把被廢的一題歷史科題目問它,它最初是有答我的,且列出思考步驟,頭頭是道,但再追問,就彈出以下這句。即是說,它有能力答,但因為不可抗力的原因,要自限能力。

“对不起,我还没有学会如何思考这类问题,我擅长数学、代码、逻辑类的题目,欢迎与我交流。”

於是我改問一個人畜無害的問題:有雞先還是有蛋先?以下是它的思考步驟,如果我仍教書,教學生這些思考過程,較給予標準答案,會更有幫助:

“嗯,使用者問了一個經典的哲學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表面上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涉及生物學、哲學和邏輯學的多個層面。首先,我需要確定使用者提問的背景和意圖。他們可能是在尋找科學解釋,或者是對哲學悖論感興趣,亦或是想探討生命起源的問題。

接下來,我需要回憶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根據進化論,物種是逐漸演化的,雞和蛋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現代雞是由其祖先物種通過基因突變演化而來。那麼,如果從物種的角度來看,第一個“雞”應該是由一個接近雞的物種下的蛋中孵化出來的,這個蛋因為基因突變而具備了雞的特徵。因此,從生物學角度,可能是先有蛋,因為蛋中的基因突變產生了第一隻雞。

但哲學層面,這個問題涉及到因果循環的悖論。如果沒有雞,蛋從何而來?如果沒有蛋,雞如何誕生?這種循環問題挑戰了傳統的線性因果觀念。可能需要用不同的邏輯框架來分析,比如同時性或者非線性的因果關係。

另外,使用者可能在提問時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或者引發更深的思考。考慮到使用者之前的問題涉及歷史分析,可能他們期待一個結合科學和哲學的綜合回答,而不僅僅是單一視角的解釋。

還需要注意使用者可能的潛在需求。他們或許對生命起源、進化論或者邏輯悖論有濃厚興趣,想要瞭解不同學科如何解釋這個問題。因此,回答需要涵蓋多學科的觀點,並指出問題的複雜性,而不是給出一個簡單的結論。

總結來說,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生物學進化論的角度解釋蛋先於雞存在的可能性,同時也要討論哲學上的因果悖論,以及不同學科如何解析這個問題的不同層面。最後,可能需要指出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取決於改採用的視角和定義。”

煙花綻放

今晚當我正在努力敲打鍵盤時,室外傳來爆炸聲,原來是放煙花。究竟是煙花還是煙火,我沒有深究,反正自幼以來我,我身邊的人,都叫放煙花,不叫放煙火。

連續寫了兩星期,每天都寫,愈寫愈快,每天可寫近千字,已有12000字,連註釋有17000字,近論文字數上限五分之一,這章預算寫20000字。雖然只是長編,尚待粗刪細刪才能定稿,但自我感覺良好。

我隨手拍了幾張照片,因為距離遠,聲雖大但煙花較少,只燒了十分鐘,遠不如中國香港的規模。

我查了一下,這裡叫 Lunar New Year, 或者中國領事館可以去信要求更正為 Chinese New Year. 人家倒是大大隻字寫 Lunar New Year.

我又查了一下,中國香港仍叫 Lunar New Year, 叫了幾十年,沒有必要改吧。而且 Lunar 跟 農曆 的音有點接近,更好記。

工作日常

淺度求索

DeepSeek免費,沒有地區限制,也沒有搜尋次數、輸出字節等用量限制,適合我輩連一知半解也談不上的用家。

今早下載了聖經的文本,然後請深度求索做個可用正則表達式搜尋的工具。聖經搜尋工具有不少,但可以用Regular Expression來查找的好像不多,至少我未見過。

根據自己需要量身裁衣做的,自我感覺良好。

例:查找條件,一句中有信與洗二字;查詢範圍,全書(也可只選某書);查詢結果,橙色高光。備有附註欄,可加入自己的材料。

深度求索

最近,深度求索成了熱門話題,我貪新鮮,也申請了個帳號玩玩。

今早,請它寫個網頁,也是個簡單的CRUD (Create, Read, Update, Delete) 的東西,配合 MySQL,用來儲存些零碎資料。我一直用 Evernote 來儲這些,因它可以儲很多類文件,除文字檔外,PDF、圖像等都可以,並且可以全局搜尋,即是儲存時毋須分類,用其搜索引擎一索即得。但它愈來愈多花款,變得愈來愈慢,而且搜尋不太靈光。有時我要找的只是口令之類,毋須動用牛刀。

我只是低級用戶,不懂複雜的東西,不會把這些AI的算力用到盡,試用一次,我覺得跟ChatGPT,Claude等差不多。不過其實差很多,因為ChatGPT這些大牌子因中國香港不斷強調自己是中國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不支援中國香港。DeepSeek則不然,祖國製造,面向世界,而且免費。當然,人在江湖,不是完全自由,千萬不要問他中國政治,因為他會拒絕回答,叫你換個話題。

是否好用,要再觀察一下,但美帝封了中國香港,若不投奔怒海就只好投奔祖國。其實國產的始終對中文有較好支援,而且有實用的創新,例如查資料,一般認為美帝的 perplexity.ai 可靠,因為列出資料來源,可供覆核,但國產的秘塔 metaso.cn,除列出資料來源外,更進一步製作圖表,一目了然。例如我問清代傳教士怎樣學習中文,秘塔除了回答之外,又製作幾個表格,羅列相關人物、機構、事件、年表等,十分清晰。中國香港,以前是左右逢源,現在兩面不討好,希望能靈巧像蛇,鑽出新天地。

這個小東西可以用來儲存以及搜尋零碎資料。

恢復正常

今天是紐西蘭 school holiday 結束,悠長假期完結,家長也回復正常。

教會在過去個多月都處於旅遊期,查經班和主日學也放假了,我覺得這個安排也不錯,尤其是人手短缺時,不要勉強。停下來,是為再上路。這裡的經濟認真麻麻,不時聽到教會內有人失業的消息。生活問題,即使在人間樂土也要面對。

大學仍在放假,二月底才開始新學年,所以校園異常清靜,只有少數學生讀暑期班,教師也大半久未現身。我的要求簡單,底線是能養活自己。以前教書時,有同事說讀文科會乞食,可幸我仍可餬口。既能生存下來,就可追求生活。在偏遠蕞爾小國的讀書,消極而言,是謀殺時間燒銀錢,積極而言是為一個目標而活。

因為有了目標,才能調動積極性,我就是這類要點外力驅動的人。目前生活只在四點之間來回:家、校、超市、教會,每天生活規律,飲食一律,我不覺苦悶,想到不用聽自欺欺不了人的廢話,不用聽嗤嗤聲的笑聲,心裡暗爽。自上星期起每天寫一千字,周末減半,已得7000字,連註釋已近萬,以字數論,論文已完成1/10. 質量就不必計較了,自問創見不多,尤其較少原材料,但把幾個題目串起來,或者也有點新意吧。

昨天有點悶熱,氣溫高達20度,在路上走有微汗。昨夜一場雨,今早氣溫低見14度,所以在這裡冷氣不是必需品。

希望明天繼續努力。

一馬平川

我跟同學說,剛開始寫論文了。他說繼續寫就會更順手,一馬平川。

但願如此。

我只能說,開始寫的話就會心無罣礙,如如不動,坐著兩三個小時不停工作。當然,開車不是專注速道,直踩油門,彎道超車。收放自如,才能欣賞沿途風景,況且也要小心路上情況。我暫時放棄整理字粒的工作了,因為想更專注一些。

寫的時候也有AI輔助,Grammarly在左手,隨時糾正文法錯誤;Monica在右手,只要capture screen,她可以認字,連教務教案檔這些直行手寫毛筆字體她都認得九成以上,又可以翻譯,文言文也可譯成英文,法文拉丁文更不在話下。只要過目,就可以剪貼,令我對論文進度稍具信心。

寫了三天,得3000字,連注釋近4500字。其實注釋仍要補充,因為格式很麻煩,尤其中文材料要翻譯為漢語拼音及英文。為免打斷文思,我寫正文時只是註基本的書名頁碼,稍後才細加補充。

千里之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天正式動筆寫文章了,寫了約850字。我先寫正文,大概今晚或明天補上註釋。註釋要引書,引書要跟規矩,十分費時,邊寫正文邊寫註釋會打斷思路。

(*今晚回到研究室繼續寫,補註腳,正文連註腳已達1500字。來這裡已一年,還是第一次留到這麼晚(現在是晚上10時)。平日我會到圖書館,但圖書館不開窗,有點焗,研究室有大窗,可以用keyboard和座枱電腦,mon較大,卡片在左右,一切都就手。希望不會有保安大叔來趕人。剛才走了一圈,同層似乎還有越南女同學在,說似乎,因為只見房間有燈,有沒有人就不知道了。)

只是這幾天又失眠,二四六點都會醒,所以整天沒精打采,無心工作。不過一旦動筆,就像打了麻醉針,奮筆疾書,如如不動,不知時日。

之前寫了個較詳細的大綱,所以寫起來還算順利,希望明天保持水準。如果每天千字,一個月就可以寫完這一章。如果一個月寫完一章,豈不是半年就可以起貨?呵呵,有點妙想天開。

香港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