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是很傷神的,所以建立習慣,不用思考下一步怎樣做,有助生活更有效率。
經過一個月的實踐,起居飲食大致已定形,可以不思考地生活。
因為毋須定時到校,我已放棄早起,一般7時許起來,比過去三十年每天多睡兩小時。
因為沒有預校時間的飯煲,只好早上起來才準備早餐。早餐有全脂奶一杯(牛奶的好東西有些是脂溶性的,拿掉脂肪也拿掉了好東西。再說,一杯奶脂妨多極有限。至於動物脂肪,不一定是壞的。)、Pita Bread兩片(無鹽牛油。牛油不是壞東西。)、雞蛋一隻(連蛋黃,蛋黃不是壞東西)、蕃薯一件。(蕃薯及兩片花生醬麵包留作午餐。)煮的期間做老人運動,星期一四做玄功廿訣,星期二五做二十四式太極五禽戲小念頭易筋經,星期三六日做同事教的十幾式及八段錦,一般做二十幾分鐘。
吃早餐後步行回校。在研究室裡先在網上遊蕩一番,然後溫習語文,星期一梵文博迦梵歌半節,星期二日文小故事幾行,星期三古敘利亞文聖經兩節,星期四亞蘭文聖經兩節,星期五網上德文小文章一篇,星期六拉丁文及希臘文聖經兩節,星期日希伯來文及希臘文聖經兩節;一至五讀法文半頁。
日間餘下的時間就是看書,抄資料卡。今天把這半年來抄的兩三百張資料卡整理了一下。這個排列重整資料卡的步驟是靈魂時刻,電腦可以快速摘錄筆記,還可以多層次連結,但把卡片鋪滿桌面邊排列邊思考這一步卻沒法做到,這是我最終仍用手抄資料卡的原因。排列以後加插索引卡,以後摘錄的卡片就可以分門別類儲起來。今天又把分散各處的書目整理一下,還未完成。書目我用Zotero而不用卡片,主要原因是Zotero可以自動化收集書目資料,給它一個ISBN或DOI等編號它就會從網上找到資料。日後寫文章時也可以自動插入做註腳,不必重複勞動。但Zotero對中文不是使用者友善,而且中文材料也不像英文那樣容易自動找到。而且用英文寫中文書目,要先標注書目的漢語拼音,再寫漢字,再寫英文,而有些書本文章有英文標題,就不能自擬,總之超級麻煩。可能要過一兩天才能大致完工。所以今天沒有看書。
晚餐是水煮西蘭花雞脾牛肉粟米粒飯,吃後外出散步或購物半小時。晚上主要是處理雜務,或者網上遊蕩。整天看書是很累的,加上腦袋在不停思考如何構建論文,並不輕鬆。只能說,現在的生活沒有時間壓力,考慮到最終要回港,受制於宇宙通行的大法,所以逢人只說三分話,未敢全抛一片心,以免成為行走的五十萬或關愛對像。
星期三晚及星期日早上去教會。
一星期如此無限loop.
我應該仍算是自律和認真的學生,希望在三年內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