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釋重負

今天人生第一次用英文講道。事緣明天是英皇生日,放假一天,教會搞了個聖經營,半間教會都去了,剩下小貓幾隻,就要分擔任務,而講道就交了給我。

我上星期在學校做過報告,知道寫三千字左右可以講半個鐘,於是就索性把講章寫下來,請 Grammarly 修改一下,再練習一兩次就心口掛個勇字去講。我估大致還可以吧,我的口語不靈光,口音是典型港式,但發音咬字應該清晰,讀稿可以應付過去。講了幾分鐘,已不大緊張了,可以稍稍望望聽眾,有點眼神交流。內容其實以前講過,主要是抄考 Peter Williams 的一本書,希望沒有人看過吧。

今天下午修改了電腦程式,今次借助 AI ,做到想要的效果,但我的是舊方法,它給出的是新方法,我看不明,央求他用舊方法做,它果然可以。真聰明。主要的修訂是加入一些邏輯條件,令搜尋的方式多樣化一些。

中午已買妥食材,今晚去海邊吹吹風。今夜有一點星光。

生活雜碎4

天氣又涼了一點。早上多數只有八九度,中午大概在十四五度。沒有風還可以,颳起風來就要出動帽及頸巾了。幸好我教過風雪中的北平,懂得縴夫斜身法、進三退二法、背風暫緩法等,仍可應付過去。

這星期是本學期的第十二週,法文堂用了來做說話測驗,即是說不上課了,七月初下學期再上課。我的法文只是稍有進步,基本上仍是聽不懂,可以說極簡單的句子,因為聽不懂所以也不能對話。理解尚可,發音略有自信,總的來說仍是啞巴法文。

這星期開始看教務教案檔。看檔案極沉悶,因為中國公文的寫法是大量引用來信的文字,所以看到”等因””等情””等語”等字眼,才是真正寫的內容。但有時也些趣味,比如官員的內部公文說天主教是異端,但因為要借助外國勢力打太平天國,只好隱忍,對外一律說天主教 “勸人為善” ,力求民教一體,持平處理等等。也做了個大事年表檔,主要是收集每年在位的督撫知縣等,希望能找到他們的文集跟函牘舉隅對照一下。最近用各種AI比較多,發現錯誤太多,不能盡信。

下星期研究室要搬到下一層,也就是教師的同一層。同房也換了人,是一位來自北京的同學,也是認識的。他比較常到校,也許能督促我不致在網上遊蕩迷路。現在一般八時到校,七時離校,中間回家吃飯。最近約十二時半才睡,反而睡得好一些,只是早上仍是渴睡,大概近正午才稍稍振作,午飯後又要做元帥,所以不夠用功。

下星期一是英皇壽辰,放假一天。教會多數人都去了聖經營或出外旅遊,只剩下幾個男丁,我半推半就被安排講道。自上星期在學校講了半個鐘的報告後,知道自己概每10分鐘能講1000字,所以我打算寫篇約3000字的講章。大致已寫好了,請Grammarly執一執,再練習講一兩次,大概應可應付過去。

我把評論文章全部抽走,在銀河系之外開了個新網誌。現在已由治及興,中國香港前景一片光明,不合時宜的文章還是放在嫦娥去不到的地方較佳。

繼續出發

今天照常工作。

我還有一些書要看和抄卡片,尤其是兩套江南傳教史。晚清幾本江南教區的法文書,也要努力去找找。

但主力還是要放在教務教案檔。這套大書共21冊,我會先看通行教務和江蘇教務兩部分,前者重點在政府政策,我會特別留意還堂置產迎神等教案核心,也會注意關於教士與地方官員往來的形式與限制。至於江蘇教務,則留意有沒有可能找到函牘舉隅裡的原型,以及附件裡的書信。我的時間在1860-1883,未必要看畢21冊。

另一個目標是找同時期在江南的官員,希望在他們的文集中找到材料。這我在中國香港找過一下,結果是零。

以上是這六個月的目標。期間盡量每天寫一點。導論一章其實就是 presentation 的內容,但要加註釋,格式最花時間,有望能寫一萬字左右。全文上限10萬字,註釋書目全包,希望三年內達標交卷。

完成任務

今天順利做了 full doctoral proposal presentation, 完成 full PhD registration, 向前邁進一小步,距離目標尚有一萬步。

紐西蘭大致沿用英制,PhD Student 的 proposal 通過後就成為 PhD Candidate ,proposal 的篇幅、性質各院校自定,以前只交文章一萬字,近年交文章1000字另加半小時報告及備質詢。但成為 candidate 實質上跟 student 沒有太大分別。美制就嚴格得多,要上一定課堂並要考綜合試才能成為 Candidate。

另有一點可能是歐洲舊制遺風,就是我的另一身份是 staff, 所以我有兩個電郵地址,一個是學生,一個是staff. 但我沒有人工,何以是 staff 就不曉得了。

我三月底已交文字版 proposal, 四月底才收到 School Research Committee 的反饋意見,安排五月底作口頭報告,這三個月主力就放在報告上。

我出席過兩位同學的 presentation, 大致知道要做什麼,就是講二三十分鐘,然後備質詢。為了講得流暢些,我還是把發言稿寫下來。初稿寫了6000多字,又做了個 powerpoint, 經過多番綵排,我把發言稿減至2000多字,約講20分鐘,powerpoint 約40張。我看過無數 powerpoint, 明白字不能太多,也不能照讀,所以我刻意把部分材料只放在 powerpoint, 口頭報告不提及。這樣一來,觀眾會多些看螢幕,減少看我,我的心理負擔也減輕了。

我講完後,只有三幾位聽眾提出問題,大致我都能解答。今天我的中國同學幾乎全部出席,感謝他們的鼓勵支持。另外來了一位東京大學的訪問學者,他研究南美的西班牙耶穌會,跟我的範圍性質相近,有機會要向他請教。

我的導師都認為我的表現不錯,我就更放心。我自問準備充分,內容應該可以,條理大致清晰,只是英文不濟,不敢脫稿講,回答問題有點 “詞窮”,表達欠佳。

今次準備演講,我充份利用了些工具。

1. Monica.im
Monica 紅遍英倫,但 Monica.im (https://monica.im/) 是國產的仿ChatGPT. 另一個也很不錯的叫 KIMI (https://kimi.moonshot.cn/),也是國產的。本來我人不在中國香港,可以用 ChatGPT,而且用這裡的信用卡,更可以用到 ChatGPT 4,為何反而用國產的呢?第一,實踐證明,國產的對中文的支援比較好。例如我問函牘舉隅,外國勢力一無所知,Monica能具體指出哪些圖書館有收藏。又例如我想速看教務教案檔的目錄,只有KIMI能提供。第二,Monica是個平台,可以在ChatGPT, Gemini等AI工具之間游走,而價錢又會比訂閱所有AI平得多。POE是美帝一個同類的東西,但不知何故它易死機,用得不爽。我用AI工具,主要是因為 Google 雖然一鍵尋得百萬計結果,但太多其實不切實際;AI則消化掉這些提供概括的答案,較有用。例如我問Monica methodology 和 research method 有什麼分別,它居然講得頭頭是道,澄清了我的誤解,也提供了我的寫作方向。第三,比較便宜,免費的已頗夠用,我用最便宜的收費版,年費港幣八百,中國香港可用。至於貢獻個人數據,我愛國,早已貢獻不少。

2. 發音工具
要用英文講,就要認真查找發音。字典提供音標,固然最標準,但人名地名之類,有時字典沒有收錄。有一個網站叫 https://youglish.com/ ,你提供字詞他就在youtube 找,然後你一按就是那字在Youtube上該字出現的地方,不用在影片裡自行查找,極方便,而且人人都這樣讀,應該不用查字典吧。例如今天我要講一個法國人 de Certeau, 我不肯定重音在哪音節,一查 youglish 馬上找到,原來全世界讀 Certeau 重音在最後的音節,馬上可以放心照讀。除了 youtube,它還提供國際音標等資料,很全面。

3. Grammarly
這東西你邊打字他在旁隨時指正,減少了我的文法串字錯誤,也對我的修詞用字提出修訂改善意見,可以大大減少我的失誤。但有時他太固執,所以不要盲從。這個很貴,但似乎又必不可少,總不能寫句英文都要問人吧。自己的事應該自己搞定。

報告完畢後,我獨個兒去唐餐館吃了個油浸牛肉炒飯(約港幣80元,留一半作明天午餐),又去吃了塊炸魚,一天吸收了一星期的油量。

飽餐一頓,到海邊走走。這幾天天天下雨,今天出奇沒有下雨,風也不大,月光甚圓,但手機拍出來的效果不佳,只好隨手影些夜景充數。

努力奮進

這幾天閉門造車,終於寫好了presentation的初稿,寫了約6000字。我問過 AI, 說一般語速半小時約能講3500字,所以我的材料應該夠講半小時。

接下來就是熟讀文稿,配合演示powerpoint。我做了個40張的powerpoint,但文字似太多,想精簡一下。字太多,人家追著看字,不會聽你講;而且字太多,版面擠逼,看的興致也少。

但今天晏起,有點頭痛,還是明天再算了。寫了稿,心中有個底,暫時放心。

努力工作

早醒的問題未解決,總之早上回到研究室就渴睡。

前兩天大致做好了簡報,準備下週報告。也著手寫講稿,今天寫了約二千字。我估大概會寫一萬字。

如果我英文流利,就不必寫稿,無奈這幾天在路上散步時,趁四野無人就試講,結果斷斷續續,我想還是起個稿安全些。

寫是思想的步驟,我相信這樣我會講得流暢些。我佩服那些不用講稿就滔滔不絕地講的,也佩服那些寫好了稿但不是讀稿的人。

完成這次口頭報告,應該進入漫長的研究寫作階段。今天去理髮,白髮明顯增多,大概三年後已是皤然一老翁矣。

寒冬將至

昨天氣溫驟降至6度,加上有風雨,頗覺寒冷。今天的法文堂,只有7個學生出席,第一堂有30個的。

在寒冬裡早上起床實在有點難,但只要肯跨出一步,一切也就如常,能否做到就在一念之間。

這兩天有點忙,主要是今天要見導師,就未來6個月的計劃作一報告。我第一項計劃其實已大致完成,就是把全書變成文字檔,然後建立資料庫,變成一個可搜索的資料庫。這種東西以前做過不少,但因為久已未做,有點生疏,但最終勉強搭建起來,在導師面前炫燿一下。

但我的資料庫是掛在一個一兩年前建成的網站,我想把它獨立出來,於是登記了個網名,然後上載檔案,照計只需改動幾處就可在新網運作。

但世事怎會一帆風順?新站能運作,但未能顯示資料,明明是同一程式,為何在舊站可以用,新站不可以用?我試了無數次,仍然失敗。今晚飯後去買明天的食物,路上靈光一閃,會不會是新站的系統版本太新,我的程式老舊,舊機器可用,新的就不成?回家後馬上改一下,果然,新站的PHP版本是8.2,舊站是7.2,新站一轉回7.2,馬上暢順運作。

不過學校的電腦太安全,居然把我新建的網站視作 personal blog and website, 禁止連接。我馬上上訴,他即時駁回。Well, 我狡兔三窟,總有方法突破,於是用了港幣10元,另建一網址,暫時可以運作。

教訓:在虛擬世界,要有多重身分,不論黑貓白貓,只要能在網上自由通行即可。

我的網站示例:我輸入 “海防”,全書有海防二字的資料秒出。

每月茶聚

今天是語文文化學院每月茶聚,本不擬出席,但同室的新加坡同學說自己久未露面,想見見人,我想出席一下也無妨,所以也同去。

我剛來的時候出席過一次,感覺普通,主要是隔行如隔山,語文文化學院包含歐亞大洋洲各種語言文化,未必有共同話題。上次我是新丁,不敢不出席,但之後就沒有參加過。

今次來的比上次更少,最多人的時候也只是六七人。但今次可以跟教亞洲研究的 Churchman 傾談,也是一大樂趣。她畢業於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南北朝時期的西南民族,近年則專注方言,尤其是福建話。她懂粵語,又去過中國香港,所以有共同話題。我說我碩士論文是寫洛陽的,她馬上能講出書名,並提到裡面有關於交通路線的記載。她指的是宋雲、慧生等出西域求經的事。她見過柳存仁,也知道許地山的藏書在ANU,也知道何丙郁教授。我們都說這是美好回憶。

但她說不敢再去中國香港了,因為她曾在紐西蘭的報章上公開批評宇宙大法。我正想說好中國香港故事,但她說要回去改習作。

我和同學回到研究室,又繼續談中國香港、新加坡、紐西蘭。我說新加坡 PISA 各項均排名第一,他說那是谷出來的成績。談到紐西蘭的自由放任,他又擔心這裡的數學水平,中學教的只是小學程度。我估現實世界沒有烏托邦,中國香港只是地球的一小點,中心或遺址根本沒有人關心。普世價值,只是學術研究的題材,活著,才是硬道理。

曲徑通幽

今午步行回校,特意走條新路。

我大概知道路的終點,但途經哪些地方就不甚了了。今天天晴,我想走走也毋妨。

路其實很短,但似乎沒有人,木梯級都布滿落葉,下雨的話肯定不能走。出口是個網球場,再走幾步就是 Kelburn Park, 是草地球場之類吧。有些學生在踢足球。

生日大餐

今天買了塊炸魚,替自己慶祝生日。

小時候最渴望吃的,是厚厚的朱古力奶油生日蛋糕,如今這都成了舊時味道了。本來想去唐人餐廳吃個唐餐,但想到自己一個人霸了人家一張枱,怕老闆不高興,於是撤回這念頭。已兩個月沒有在外面用餐了,反正食物只是經過舌頭時才有那麼一點味道,又何必一定要吃呢?

過去一年,生活上有大變化:
– 暫別中國香港,在紐西蘭唱好中國香港故事。
– 暫別家人,一家三口分佈三地,各自距離萬里之遙。
– 母親離世,在我心目中她只是睡著。
– 告別教室,慶幸全身而退,取回公積金,分散放在全球各地,除了中國香港。
– 走進校園,專心學問,一圓舊夢。

至於生日願望,說不得,還是放在腦袋裡比較安全。